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20章 集九州之力拓海,沸腾的时代(6k求月票)

第20章 集九州之力拓海,沸腾的时代(6k求月票)

第20章 集九州之力拓海,沸腾的时代(6k求月票) (第1/2页)

整个堂内一片寂静。
  
  一众顾氏子弟都在呆滞的看着顾瑾手中的那些种子,满脸皆是难以置信与好奇之色。
  
  人类对于未知的东西向来就是如此。
  
  尤其是在听说了“这东西”那恐怖的产量之后,自是会难掩激动。
  
  一旁,顾砌仍是在介绍着这作物的种种。
  
  作为顾氏子弟。
  
  顾砌的才能虽然只能说是普通。
  
  但他也明白何为轻重。
  
  就在他发现这东西恐怖的产量之后,便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东西对于九州对于顾氏而言,到底是有多么关键。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是将这东西了解了个透彻。
  
  “兄长,诸位兄弟,且听我细言此‘玛斯’之性。”
  
  “据弟观察及与当地土人交流得知,此物适应性极强,不似稻麦那般极赖良田,无论是沙壤、坡地,甚至是新垦之生地,只要日照充足,皆可尝试栽种。”
  
  他顿了顿,整理着数年来观察所得的记忆。
  
  “其种植时节,依彼地气候,大约在清明至谷雨之后,地气彻底回暖之时下种最为适宜。与我中原春播之时相近。”
  
  “种植之法,彼地土人多用穴种。”
  
  顾砌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面前的桌案上比划,“先掘穴,深约半拤,穴与穴之间,需间隔约两尺有余,因其植株高大,枝叶舒展,若种得密了,反而互相遮蔽,影响结实。”
  
  “每穴之中,投下种子三四粒,覆土压实,以待其出苗。”
  
  “待苗长出四五片真叶,高约一掌时,便可间苗,择其强壮者留一株,余者剔除,以确保单株有足够地力生长。”
  
  说到田间管理,他眼神专注。
  
  “生长期间,尤需注意除草。”
  
  “因其幼苗期与杂草竞生,若不勤加芟除,恐为所蔽。”
  
  “待其长高过人,根系深扎,枝叶繁茂,自成荫蔽,杂草便难再生了。”
  
  “至于施肥.”顾砌略一沉吟,“彼地土人耕作粗放,多行刀耕火种,依赖地力自然消耗。”
  
  “然若引至我中原精耕细作之法,弟以为,于播种前施以基肥——如沤熟的畜粪、草木灰等,于生长中期,尤其是抽穗扬花之前,若能再追施一些肥水,其长势必定更为喜人,籽粒亦当更为饱满。”
  
  “此物产量,弟虽未能精确丈量,然亲眼所见,一片贫瘠之地,所获穗实之密集硕大,远超我中原之粟黍数倍不止!”
  
  “若能在九州沃土之上,以我顾氏精良农法悉心培育,其产或不可限量!”
  
  整个书房之中只有顾砌一个人的声音。
  
  但其中的气氛却是愈发的热烈。
  
  没有人能不心动。
  
  倘若一切真如顾砌所言那般,这种作物只要真的能在九州铺开,那困住九州多年的粮产问题,便会在顷刻之间解决。
  
  这对顾氏整体的意义而言,远超以往任何事!
  
  甚至都要盖过天下一统!
  
  到了最后,顾砌更是取出了一些玉米粒,让人将其研磨成粉,按照他说的方式做了出来,给兄弟们尝了尝。
  
  一众兄弟们人手一块,细细咀嚼。
  
  其口感确实是有些难评。
  
  不过这也是相对而言。
  
  若是细细品下去,其回甘的那一刻,其实要远比如今普通百姓们所使用的粟饼要好吃的多。
  
  一众兄弟的眼神是越来越亮。
  
  到了最后,甚至更是有人再也控制不住,直接看着顾瑾说道:“兄长!无论如何,当立刻普及此作物!”
  
  “若当真能成!”
  
  “我顾氏——”
  
  “恐是要再现先祖之辉煌!”
  
  闻言,一众子弟也是立刻点了点头。
  
  这其实也是每一个顾氏子弟们最大的心愿,能够重现先祖们所做过的事业。
  
  “不可!”
  
  但顾瑾却是立刻摇了摇头:“纵使一切当如砌弟所言,亦是要好生推广,徐徐图之。”
  
  说着,他亦是看向了手中的种子。
  
  “且先发往各地。”
  
  “于我顾氏试验田中所栽种!”
  
  事关整个九州,他必须要稳妥起见。
  
  顾氏这些年来对于土地的钻研始终都未曾停下,于整个天下之间都有着自己专门的试验田。
  
  包括让顾氏率先来栽种同样也有着引动天下瞩目的念头。
  
  这是顾瑾必须要做的。
  
  闻言,众兄弟也是立刻冷静了下来,纷纷点头。
  
  整个堂内顿时便再次欢笑了起来,气氛亦是更加的热烈。
  
  众兄弟皆是想要让顾砌好好休息。
  
  纵使是有着万般的见闻,也不愿意让他再次冒险出海。
  
  毕竟此行能够回来,都是有着运气的成分。
  
  但顾砌却拒绝了。
  
  按照他的话来说,他与众兄弟们相比,才华实在是差了太多,能为所用的也只有这一身的胆量。
  
  航海之事极为的重要。
  
  他绝对不能在九州之中蹉跎岁月。
  
  而对此,众兄弟亦是只能沉默,无法多言。
  
  这就是顾氏子弟们的使命。
  
  而恰好这同样也是顾砌的愿景。
  
  他们还能多说些什么?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看着这一切,心中对此甚至是有了一种欣慰的感觉。
  
  他昔日所种下的种子,如今似乎都在开花结果。
  
  顾氏学院航海乃至科研
  
  他筹划的一切如今都在慢慢出现成果。
  
  按照这种趋势下去,顾氏这一次所面对的限制,得到什么样的地步?
  
  他的心情是愈发凝重。
  
  但还是那句话,顾氏没有回头路走。
  
  纵使前方荆棘遍布,顾氏也只能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
  
  顾砌的归来短暂,离去也匆忙。
  
  在一切物资筹备妥当之后,他又即将启程。
  
  这一次,他所肩负的任务远比之前更为繁重。
  
  不仅是单纯的开拓,他还必须依靠自己的记忆,规划出完整的航线,并在沿途修建港口,为后人奠定基础。
  
  这项任务的艰巨,不言而喻。
  
  不仅顾瑾如此,每一个跟随他出海的将士,也都将性命系于腰际,前路未卜。
  
  就连顾易也觉得,这些人很难再回到九州。
  
  但他不会阻拦。
  
  无论在哪个时代,开拓之路都充满危险。
  
  即便他们无法归来,他们也已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被历史所铭记。
  
  没错,顾砌重返九州的消息早已传遍天下,引起轰动。
  
  毕竟他是这些年来,顾氏第一个远行数年仍能平安归来的子弟。
  
  他所带回来的每一条消息,都备受瞩目。
  
  如今民间纷纷流传:“顾砌从海外带回了稀世珍宝。”
  
  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航海开拓的热潮。
  
  同时,这也是顾砌此次能够迅速筹备完毕的重要原因。
  
  不仅巨鹿一带的子弟们踊跃参与,许多大商人也愿意出资出力,派遣族人随顾砌同行。
  
  不仅是江南与两广,就连辽国境内,也有不少大商人积极响应!
  
  而顾瑾也是并未去干涉这些人。
  
  轻重缓急他是分得清的。
  
  可以说,此举就是集合九州之力的一次拓海,就注定会被整个历史所铭记,纵使这些人有着失败的风险。
  
  顾瑾并未去给顾砌送行。
  
  顾砌有着自己的使命。
  
  他同样也有。
  
  当前大宋的局势一片向阳,在强吏治的制度之下,商业的腾飞就注定了大宋整体国力的不断攀升。
  
  包括顾瑾针对北汉之地所实行的复兴策略。
  
  这一切都渐渐有了成果。
  
  顾氏确实是个金字招牌。
  
  “工业区”的成立,大大安顿了北汉境内的流民,让整个北汉之地的百姓在短期之内迅速的安顿了下来,为后续的复兴奠定起了足够的基础。
  
  包括茶山等划分出来的经济作物地域。
  
  这一切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生出了奇效。
  
  海贸大大促进的茶叶等中原作物的流出,其所带来的效益同样也能来滋补百姓。
  
  这便是规划的作用。
  
  当然,这并不是顾瑾一个人的功劳。
  
  他虽然担负着太傅之职,同样也是顾氏的当代家主。
  
  但他的才能确实比不过昔日那些站在顶尖的子弟们。
  
  这一切都是整个顾氏的功劳。
  
  顾氏的家族底蕴,在当前的这种时候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来帮助大宋的国力不断的攀升。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
  
  顾瑾每日所处理的政务也是越来越多了。
  
  只能说,赵匡胤这种皇帝的识人之明是旁人确实难以比肩的。
  
  哪怕是对于自己的子嗣。
  
  他的眼光也远远要超过顾瑾。
  
  赵德昭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但他对于各种政务的处理,却依旧是跟不上速度。
  
  不得已,顾瑾只能将所有的政务全都拦过来。
  
  再加上他需要处理御史台的种种。
  
  这就已经注定了顾瑾当前的政务到底是有多么繁忙。
  
  当然,赵德昭倒也不是一点优点都没有。
  
  他就是个仁义君子。
  
  就如原本历史之中那般,他给了顾瑾绝对的信任,对其没有任何的怀疑,并愿意去配合他实行各种的政策。
  
  其实光凭这一点来看,赵德昭倒也并不算是一个昏君。
  
  他就像是昔年的刘禅一般。
  
  虽然无能,但是听话。
  
  但可惜的就是顾瑾并非是顾琛。
  
  纵使是有着“洛书携律器”的加持,他也难以达到顾琛的高度。
  
  这就是能力上的差距。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顾瑾而言,他真正需要的君王,其实并非是赵德昭刘禅这种完全没有任何作为的帝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