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22章 重现顾氏荣光,大变迁!(求月票)

第22章 重现顾氏荣光,大变迁!(求月票)

第22章 重现顾氏荣光,大变迁!(求月票) (第2/2页)

——顾砌的猜测并没有出错。
  
  当这个作物享受到了更为优越的种植技术,更为优质的土地之时,其产量确实是要超越其原生的土地。
  
  纵使这个产量很难达到完全的一致,毕竟百姓们不可能花费他这般的心思。
  
  但这一切,其实也已经足够了。
  
  看着那难掩激动的赵德昭,顾瑾深深的吸了口气,旋即也是缓缓点了点头,给与了肯定!
  
  ——一片沸腾!
  
  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之下,甚至就连时间都仿佛是变快了许多。
  
  司农寺的主官亲自拿着算盘,与几名下属反复核对了三遍,额头上已满是汗珠,不知是因为劳累,还是因为激动。
  
  就在片刻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快步走到顾瑾和皇帝赵德昭面前,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撼和兴奋而颤抖得几乎变调:
  
  “陛、陛下!太傅!”
  
  “算算出来了!经下官等反复核算,此田亩产亩产”
  
  他再次深吸,用尽了全身力气高声宣告:“亩产逾五石三斗!”
  
  明明他的声音并不算大。
  
  但在这一刻却又传得极远。
  
  因为所有听到这个数字之人都不由自主的念叨起了这个数字,且越传越远!
  
  “五石三斗?!”
  
  “天爷啊!”
  
  现场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炸雷!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无法抑制的、海啸般的惊呼声!
  
  田埂边的百姓们彻底沸腾了!
  
  “五石?!俺没听错吧?是五石?!!”
  
  “麦子好年景也不过一石多,这这玉米竟是五倍之多?!”
  
  “神物!当真是神物啊!!”
  
  “太傅大人真真是天神下凡,给俺们送救命粮来了啊!!”
  
  许多老农激动得热泪盈眶,甚至有人当场就朝着顾瑾和皇宫的方向跪拜下去,口中念念有词,感激着上苍和带来这祥瑞的太傅。
  
  吕蒙正等官员同样震撼莫名,他们互相看着,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无比的惊骇和狂喜。
  
  他们比百姓更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大宋的粮仓将前所未有的充实,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意味着北伐辽东的军粮有了坚实的保障,意味着一个盛世的基石正在被奠定!
  
  这又怎么不值得让他们欣喜?
  
  其实对于很多大臣而言,愿意驰骋在朝堂之上,并非是单纯的为了荣华富贵。
  
  尤其是在当前的庙堂。
  
  其实如今愿意跟随在顾瑾麾下的很多人,都在渴望着能够与顾氏再次打造出一个非凡的盛世来。
  
  若是单纯的只为了荣华富贵,他们是不可能会选择追随注重吏治的顾氏的。
  
  天下分裂
  
  再加上当前僵持的局势。
  
  这原本让很多人都觉着此生已经无法再去追求这个理想了,但如今这玉米的出现,终是让很多人都看到了一丝曙光。
  
  ——包括顾瑾。
  
  此时的他,甚至就连眼眶都已经红了。
  
  一国之重担都压在他的身上。
  
  包括整个顾氏的重担,同样也是如此。
  
  顾瑾是清楚自己的能力的。
  
  当真正开始去承担这份重担之后,他才一点点的意识到自己与历代先人们的差距。
  
  这种变化,自是让他心中那份一统天下的执念淡去了几份。
  
  而如今……这玉米,于他而言,也是一道曙光。
  
  也许这一生……他还能做成不少事。
  
  当天,顾瑾命人制作了许多玉米饼,分发给百姓。
  
  他正是藉此向民众宣传玉米及其价值!
  
  效果之显著,出乎意料。
  
  仅仅一天之内,整个开封城便传得沸沸扬扬。
  
  尽管玉米饼的口感并不算好,但在它所代表的冲击之下,竟被捧上了天。
  
  而它真正的产量,更是让人震惊。
  
  除此之外——
  
  无论是玉米的秧苗,还是剥去颗粒的玉米棒,一切都迅速成为开封城中的热点话题,甚至还在无形之间推动了所有人对于大海的探索欲。
  
  上至朝堂官员,下至街巷百姓,无人不在议论此事。
  
  众人无不期盼太傅何时能将此物推广于民间。
  
  随着开封城中的商人们陆续离去,
  
  这个消息也极快地传遍天下。
  
  ——九州为之震动。
  
  这与战事的消息截然不同。
  
  民以食为天,百姓以农耕为本。
  
  纵使是九州的商业再怎么发展,但农为本的理念却始终都未曾有过改变。
  
  这玉米的产量,包括其作物的种种作用。
  
  都值得任何地方的百姓们关注!
  
  整个顾氏的声望在短时间之内快速恢复到了巅峰,甚至都有了昔年两汉时期最为鼎盛时期的那种感觉。
  
  这并非是从战场上、从庙堂上获得的声望。
  
  而是最原始的声望。
  
  那就是天下百姓们的支持!
  
  纵使顾瑾还没有将这些东西彻底推广开来,但这种气氛便已经开始在整个天下快速的蔓延了起来。
  
  不仅仅是宋境之内。
  
  还包括了辽国、以及各地的分裂势力!
  
  纵使是他们其中有不少人想去干涉,也根本无法阻挡这个浪潮。
  
  一时之间,天下沸腾。
  
  包括洛水之地的祭祀在这种情况之下,都开始更加频繁了起来。
  
  各地之人,几乎全部都将目光放在了顾瑾身上。
  
  想要知道他到底打算如何做。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各地试验田的消息也终是传了过来。
  
  正如顾瑾预料。
  
  各地之间的产量有着不小的差异。
  
  优质田的亩产量普遍都在五石上下,而偏差一些的土地,自是越来越少。
  
  但这也丝毫都不影响这种浪潮。
  
  反倒是完全相反。
  
  当这个消息传开之时,这股由玉米所带来的浪潮更是愈发疯狂!
  
  最少,都是翻倍的产量。
  
  这个数字其实便已经值得无数的百姓为其疯狂了!
  
  各地消息不断传来,都是大臣们上疏请顾瑾快速推广此作物。
  
  但就在这热烈的气氛之下。
  
  顾瑾确实冷静了下来。
  
  他确实是要推广此物,但是不可能一次性将这个作物完全的铺开。
  
  且不说粮种够不够。
  
  其中的关键便是,但凡若是全面铺开,只要这玉米当真出现了任何问题,所产生的影响都是难以想象的。
  
  大宋的粮食问题本就是一个难题。
  
  事关一国,顾瑾不可能去这样做。
  
  他只能根据各地的地势,来一点点的去推广玉米,直至完全铺开。
  
  但这注定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顾瑾不可能一时间便做出决定。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看着各地百姓对顾氏家族的推崇,感受到天下人的瞩目,内心也不禁再次泛起波澜。
  
  大变迁,真的要来了。
  
  这一点,毋庸置疑。
  
  无论是生产力的飞跃,还是海洋探索风气的兴起——当九州之人开始踏足这些领域,并愿意为之付出巨大代价时,时代的转向就已注定。
  
  当然,顾易也清楚,这一切仍然需要时间逐步推进、慢慢改变。
  
  但即便如此,也已然足够了。
  
  别忘了,顾氏可始终都走在最前!
  
  ——————
  
  “统元四年,瑾弟砌自海外归,献金谷新种,状若玉粒,号曰“玉米”。
  
  时人相传顾氏得海外神物,皆翘首以待。
  
  五年春,瑾乃于各地诸路择良田试种,天下瞩目。
  
  初时苗发颇壮,及至仲夏,茎叶生长反较黍麦为缓,朝野渐生轻慢,或讥其“虚得神物之名”,或讽“顾氏奇技终难成实”。
  
  及秋收,帝携百官往观。
  
  田中所植株高逾人,棒实垂垂,色若鎏金。
  
  农者掰取盈筐,过秤核计凡三次。
  
  司农卿颤声奏曰:“亩产逾五石三斗!”时九州禾粟亩产不过一石有余,众皆骇然。
  
  耆老望阙拜泣,呼为“太傅神禾”。
  
  帝执瑾手叹曰:“此非天赐祥瑞耶?”
  
  瑾遂命炊饼分飨百姓,其味虽粗粝,然万民争食,谓可活人无数。”
  
  ——《宋史,顾瑾列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