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阿弥陀经要解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0集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0集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0集 (第2/2页)

重屋名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
  
  「重屋」就是两层以上的叫「楼」。这个「阁」叫「岑」,「岑楼」。这个「岑」就是高而尖,下面比较大,上面比较小,高而尖的楼叫「阁」。这个楼阁就是一个高尖的建筑物,「七宝」所成的「楼阁,异此方」是用「土木丹青」。这个「丹青」就是彩绘,用土木把它彩绘起来的。那楼阁是什么作用呢?是一个「住处」。我们说极乐世界的居住环境:有一种是在树上,八千由旬乃至十六亿由旬的树上;第二种是属于地上的楼阁。
  
  楼阁还有一种功能,有一种楼阁是比较大的,是阿弥陀佛说法的处所。阿弥陀佛说法有很多人会去听,也是在楼阁里面,他不是在室外,而是在室内说法。「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它的结构是七宝,这个「金、银」容易了解,「琉璃」那这个是青色的宝物,「玻璃」是水晶。「砗磲」,莲池大师的解释是一个很大的贝壳,青白相间,是青白相间的一种贝壳,这也是一种宝,它贝壳的颜色特别美妙,可以用来装饰。「赤珠」,是一个红色的宝珠。「玛瑙」,是一个暗红色的玉石。用这种七宝把它做成的楼阁。
  
  我们娑婆世界的建筑物,福报大一点的,顶多用木头,你看弥陀院,就是全部用木头(建造的)。这十几年前,方丈和尚盖那个弥陀院,一个小小的弥陀院就花了一千多万,十几年前。你可想而知,用七宝把它盖起来,那要花多少钱。(呵──)我们好象没看到娑婆世界有这样大福报的人,用七宝盖房子的。极乐世界的楼阁,「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把它庄严起来,这是楼阁庄严。第三个莲华庄严:
  
  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在这个七宝池、八功德水当中,有「莲华」。它有多大呢?「大如车轮」,看蕅祖的注解:
  
  华轮者,轮王金**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
  
  「大如车轮」,这个车轮到底有多大呢?这个车轮不是我们娑婆世界车子的轮子,是转「轮」圣「王」的轮宝。转轮圣王有七宝,他那个轮宝,如果转轮圣王要遨游四天下,去观察四天下的众生,他那个轮宝在前面,就带动他飞到虚空去了,有「四十里」,就是一由旬,「最小」是一由旬。最多,在「《无量寿经》」上说:有百千由旬这么大,当然每一个人的「身相不」同,他招感的莲华也就不一样,「大如车轮」是这样子。「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这个莲华,它主要的是说明受生的处所。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跟莲华有关的公案说:宋朝的宋哲宗的从父荆王,这荆王有一个夫人叫越国夫人(越南的越,国家的国)。这越国夫人她平常是修净土的,她不但一个人修,还领着所有的婢女一起共修。这当中有一个婢女懈怠,经常借故不到。这越国夫人有一次实在受不了了,把她叫过来呵斥一顿说:你这样子整天悠悠泛泛、随业流转、流转生死!这个宫女是有善根的,一个有善根的人被刺激以后,善根就表现出来,她特别精进。
  
  精进用功以后,有这么一天,哦,净业成就了。这个宫女就私下跟她一个要好的宫女说:我今天晚上要往生极乐世界了,你帮我向夫人报告一下,感谢她对我的照顾。她的宫女朋友本来也不相信,但是谁知道当天晚上,果真就在她的房间里面坐化了。隔天一早去看她的房间,异香满室。这个宫女不得已,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夫人知道:昨天晚上她跟我说要往生,我当时也不相信,但是谁知道她是真的。这个越国夫人就说:除非她今天晚上亲自来向我报告,我才相信她往生,否则我还是不相信。
  
  到了晚上的时候,这个越国夫人就做了一个梦,这宫女就来告诉她说:夫人啊,我真的往生极乐世界,多谢你对我这样的呵责与指导,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我来跟你感谢。越国夫人说:你到极乐世界,可不可以带我到极乐世界去看一看?可以啊。《净土圣贤录》上说:越国夫人的神识就随着她到极乐世界,经过一个半圆形的桥,这桥下就是七宝池、八功德水的境界,在这当中有很多莲华。不过她讲到红色、白色两种莲华,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枯萎,每一朵莲华都挂上名字。(哈──)
  
  越国夫人就问说:这莲华为什么有的茂盛、有的枯萎呢?婢女说: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生起信愿以后,开始发心要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极乐世界就出现一朵莲华。如果你一精进,这个莲华就茂盛、放光;你一懈怠,这个莲华就开始枯萎了。每一个莲华当中都有一个名牌,就看看这个是谁谁谁。她看到她宫殿里面的几个宫女都已经有名牌。越国夫人就说:你可不可以看看我的莲华在哪里?带她去,哇!她的莲华特别的大、特别的光明。
  
  越国夫人看了以后很高兴,她醒来以后就更加深信了。后来这个越国夫人经过一年,第二年生日的时候,她斋戒沐浴,洗净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亲自拈香供佛,这檀香一供上去,站着就往生了,立化。坐脱立亡,这不简单。所以这个莲华它是一个受生的处所。好,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
  
  极乐世界的「胞」胎有「光」明,所以它的莲华也有光明。事实上极乐世界莲华的「光」明跟颜「色」是「无量」无边的,不止是青黄赤白,这个地方是简「略」的说明而已,提出四种颜色。我们娑婆世界的莲华是没有光明的。极乐世界的莲华放出光明,就像我们莲华灯放出光明。这个莲华观在《观经》当中,观察依报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五点记数法,也不妨把每一点安置一个莲华,因为这个莲华它是你第一个受生的因缘、受生因缘,它比前面的宝树(前面佛陀也讲宝树、楼阁、八功德水,这些都是依报的观法,但是在所有的观法当中),莲华观是最重要的,跟你的关系最密切,因为你未来是莲华化生,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弥陀是拿莲华来接引你的,所以莲华观很重要。这当中的莲华,它的情况,经文讲出「微妙香洁」,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微妙香洁」,我们看蕅祖的注解。「质而非形」,就是莲华的纹路特别微细,不容易看得到,非常的微细,「质而非形」,这叫「微」。「非形则非尘故洁」,就是说它处污泥而不染,叫做「洁」,它的「洁」是不受染污的。「非尘」,这些尘埃不能够染污,叫「洁」。这个「无碍曰妙」,我们直接看「无碍」,不容易理解。但是看莲池大师的《疏钞》就知道:「妙」这句话,这「无碍」,莲池大师举出十种妙。十种妙当中,我们简单的讲出三种妙,莲华有三种妙。
  
  第一个「此方念佛,华即标名,勤惰才分,荣枯顿异。」就是说众生在这个地方念佛,「此方念佛」,这个莲华就标出他的名字,这个「勤」就是精进,「惰」就是懒惰,「勤惰才分」才分别,这个时候「荣枯顿异」,有的是「荣」茂盛,有的是「枯」枯萎,马上就有差异,这个是感应道交妙,这件事情是「妙」。说你一开始念佛,极乐世界就有一个莲华,你精进它就荣,你懈怠它就枯萎,这件事情真的是妙,感应道交妙。
  
  第二个「从空而降,迎取往生,是动静一如妙。」你净业成就的时候,莲华从空而降,迎取你的神识,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这件事情动静一如妙,它能够动、能够静,它有这样的功德,是妙。
  
  第三个「九品往生,随其宿修,华开迟速,不相错谬,是胜劣分明妙。」说你九品往生,随着你过去在因地宿修所栽培的功德,华开有迟有速,有时候华一天就开,有时候九劫、十二劫,华开的迟速,有时候迟、有时候速,它不相错谬,这莲华它一定会控制得好好的,什么时候该开、什么时候不该开,这个胜劣分明,殊胜跟低劣的分明妙,说它这个是妙。我只举出三个「妙」,大家有兴趣,可以把莲池大师的莲华十妙读一读,就知道,这叫做妙。
  
  「莲胞如此,生身可知。」这个地方「莲胞如此,生身可知」,我们可以再稍微把它说明一下。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这是一个臭皮囊,观身不净。怎么会不净呢?因为你刚开始的缘起,这个种子、父精母血,就是一个不净物。然后你父精母血在哪一个地方酝酿长大呢?就是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他滋养的地方,居处的地方就是不净。从生处不净到住处不净,就知道这个色身长大以后就是不净。所以宗喀巴大师说:这个色身你用四大海水来洗涤,洗到最后一个微尘还是不净,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因地的时候,就是生处不净。
  
  极乐世界的莲华,它「微妙香洁」,这当中也露出一个消息,就是极乐世界的果报体特别的微妙香洁。我们学院有一些人不喜欢洗澡,不喜欢洗澡在这个娑婆世界的果报体,这臭皮囊就会不妙,因为你的臭皮囊会出现一些脏东西。你到极乐世界,你不洗澡可以,因为微妙香洁。所以不喜欢洗澡的人到极乐世界,是非常适合的,这个果报体不需要洗澡。怎么知道呢?因为它微妙香洁。所以我们从极乐世界的莲华当中,也可以看出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的本质是微妙香洁的,特别的微妙、特别的香洁。这个地方是讲到生处庄严。好,我们看「结示佛力」。
  
  己二、结示佛力
  
  这庄严是怎么来的?看这段,这段经文是总结前面。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佛陀作一个总结说:「极乐国土」,前面的住处、生处庄严,「是成就如是」的「功德」之所「庄严」。是什么样的功德呢?蕅益大师解释,三种功德力。第一个看佛的功德力: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前面的「住处」庄严,就是「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这种宝树上的宫殿的住处;这个「生处」就是「七宝池、八功德水」上的莲华,这种庄严是怎么来的呢?「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我们要成就一期的应化身,第一个要有愿力。阿罗汉为什么没又应化身呢?因为阿罗汉没有愿力。阿罗汉的心情,只想要离开三界,他不想要成就国土。所以他虽然也积集了很多善业,但是不能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没办法。
  
  就是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愿力,他看到这个国家有盗贼,他看到很痛心,就发愿:我以后成就的国土,不允许有盗贼。他看到这个世界有三恶道太痛苦了,他发愿:以后我的国土不允许有三恶道。睡觉的时候,他也发愿:「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他发了很多很多的愿,他把他的愿综合起来,就是他未来国土的情形。当然这当中要积功累德、六波罗蜜大行。你发的愿愈多,你要成就一期应化身,时间就更困难。
  
  当然阿弥陀佛的时间很长,所以加一个「大」字,他的「愿」已圆满、他的「行」也特别殊胜,「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成就了四种净土的庄严。「普摄十方」的「凡圣」,都能「往生」。所以「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佛来说,佛陀的确是创造了这样的一种庄严境界,这是就着佛来说。对我们众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就着众生是怎么回事呢?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佛陀以他的「大愿」,创造「众生多善根之因」,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要「多善根」是往生的「因」,「多福德」是「缘」。蕅益大师后面会解释说:阿弥佛陀的大愿,是创造了名号无量光义,这个大行是创造无量寿。说阿弥陀佛的名号凭什么称为无量光、无量寿呢?凭的就是弥陀在因地的时候,有大愿跟大行。就是佛陀无量劫来的大愿、大行的积功累德,全部的摄持在这个名号当中,所以这句名号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
  
  这对我们众生有什么好处呢?使「令」我们「信愿持名」,我们这一念心去接触佛号的时候,「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是说前面的生处庄严、住处庄严是怎么成就呢?就是你在念佛的当中,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是你在念佛当中,念念成就。而这些功德「皆是已成,非今、非当」,这个都是现成的,这是他力门果地教。
  
  你要是讲自力法门,你发了愿以后,那只是一个理想,点点滴滴要去栽培。所以唐朝怀感大师,他亲近善导大师以后,他成就了念佛三昧,他亲身见到佛身现前。他做了《释净土群疑论》,他说:一个人修四念处,修十万亿劫,以如救头然的心情修十万亿劫;比不上一个人至诚恳切的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救头然的心情修十万亿劫!这当中就表示自力门跟他力门的差别,你要凭自己的能力,在你这一念散乱心当中、这个污浊当中,要去创造一个功德,谈何容易啊!你光是要破障、忏悔业障,就不晓得要忏悔多少;然后使令内心寂静,寂静以后再修止观。
  
  这个他力法门不是,「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就是说这句佛号是弥陀的「大愿、大行」所创造的,这个功德是已经成就的。我们所要作的工作,就是「信愿」去忆念这句名号,这个时候就「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我们凡夫众生就是这样。当然每个人的信愿栽培不同,他所代表的生处庄严、住处庄严就有所不同。所以「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果落实在我们凡夫来说,那就是各人的「信愿、持名」的本事了。这个是讲到法力不可思议。再看心力不可思议──自性功德力。
  
  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个地方指的是「以阿弥」陀佛的「种种庄严」,当然这种种的庄严主要是名号的功德,「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作一个「增上」缘,来「带起」我们自性清净心所具足的「庄严」。所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这是站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角度,所以叫「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是说:凭什么阿弥陀佛的善根跟福德可以给我们众生受用?凭什么?凭的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凭的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能够感应道交。这一句话把佛跟众生的关系给疏通了,这之间的障碍给疏通了。所以我们讲「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之所「庄严」。
  
  不过这个地方,「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我们可以从两部分来说。就是说从平常因地的栽培,我们平常有共修,念佛半小时,出声念十五分钟、止静念十五分钟。你每一句佛号都是信愿具足,虽然念佛是第六意识,但是第八识把这个功德给保存下来。你念完半小时以后,从佛堂出来,别人看到你好象什么都没有改变,你的眼睛还是眼睛、鼻子还是鼻子、嘴巴还是嘴巴;但是你内心当中,「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的莲华庄严,在你的心中已经念念成就了。但这个时候,只是因地的栽培,所以还不能够受用。我们也可以说:舍利弗,这个众生已经「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果地的受用,要到临命终,你必须要到临命终的时候,达到「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个时候你把佛号现出来,跟弥陀感应道交。这样子,你今生所栽培的这个佛号功德,就全部表现出来。这样子就真实受用了,临命终的时候就是你果地的受用了。这个时候「成就如是功德庄严」,那就不是因地了,就因种来说,那是你真正能够受用的。前面的依报,居住环境、生处庄严,这个时候你是真正「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你这个众生已经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我们平常念佛的时候,是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的因种、因种,是这个意思,就是三力所成。
  
  所以讲「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相信什么呢?相信这种功德庄严是三力所成,是弥陀的本愿功德力所成、是名号功德力所成、是自性功德力所成,就是相信这件事情。
  
  好,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