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56章 港岛的报业变天了
第一卷 第356章 港岛的报业变天了 (第2/2页)社会民生组的主编几乎被围了起来,手里捏着一份油墨还没干透的零售点销量预估报告,声音激动得有些沙哑:
“爆了!彻底爆了!中环、湾仔、旺角几个核心零售点报来的初步消息,七点开卖不到一个小时,零售量比昨天同一时间……暴涨了近三倍!三倍啊!
编辑部电话全被打爆了,都在问哪里还有报纸卖!印刷厂的加印申请我已经批了,马上开足马力!”
整个编辑部像打了强心针,所有编辑、记者脸上都透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巨大的成功感和使命感驱散了连日奔波的疲惫。
这份突如其来的影响力和销量奇迹,远远超出了他们最乐观的预估!
谁能想到,只是采纳了上面最新提出的“要深入草根,直击民生痛点,大胆发声”的建议,第一炮就打得这么响!
与此同时,《文汇报》深度调查部的办公室里,也是一片欢腾,只是多了几分心有余悸的庆幸。
负责九龙城寨系列报道的首席记者老张,摘下被汗水浸湿的帽子,一边用毛巾擦额头的汗珠,一边对身边的人感叹:
“乖乖,这效果……石破天惊啊!早上派到各区的兄弟陆续回报,油尖旺、深水埗,特别是九龙城附近的报摊,几乎快卖断货了!
读者简直像追连续剧一样,围着报摊问我们下一期什么时候出!”
旁边的编辑笑着补充:“老总听到消息,激动得差点从楼梯上摔下来,他老人家说‘有点怕’,但笑容就没停过!
指示我们按原定计划继续深入,首先要更加注意安全!还有,广告部刚刚打内线过来,说已经有几家大广告商主动打电话,问今天的版面还有没有加登广告的位置,出价还很可观呢!”
老张听得目瞪口呆,手里的毛巾差点掉地上:“不是吧?广告都跟着来了?真是赢大发了!”
办公室里的哄笑声还没停,座机又刺耳地响了起来。编辑小陈一把抓起听筒,听完后瞪圆眼睛大叫:
“老总!《星岛日报》的财经版记者打电话来,说想约我们喝茶‘交流’,问今天恒生地产那篇文章的内幕消息是怎么来的!他们明显急了!”
欢腾声中,总编办公室的大门被猛地推开。老社长拄着拐杖,脸上每道皱纹都在抖,声音却努力保持镇定:“咳……卖得好是好事!但兄弟们进寨城要加倍小心,社团的人不是开慈善堂的!
加印?当然要加!印到读者抢着要!”
他环顾满屋兴奋的面孔,压低声音补了句:“还有,上面给的建议真是神了……以后凡是社会新闻,给我深挖下去!”
几乎同时,九龙城亚皆老街的《华侨日报》编辑部却像被台风扫过一样。总编“啪”地把几份左派报纸摔在会议桌上,油墨味混着他暴怒的低吼:“发什么疯!《大公报》装劳工圣手?《文汇报》当自己是探险家?还有《香港商报》!指名道姓咬住汇丰银行不放?当我们的财经版是死的?!”
副手抹着冷汗,结结巴巴地说:“老板……湾仔茶楼的客人,一听到汇丰偏心大地产商就吵翻了,说《华侨》只知道写风花雪月!皇后大道报摊的大姐说,今天早上十份报纸有八份被抢了《商报》……”
“立刻给我行动起来!”
总编一拳砸在桌面上,“明天头版给我下猛料!工人?寨城?我们挖得更深!派胆子大的进慈云山木屋区,拍些贫民窟的特写!再找会计楼的熟人爆点上市公司审计的黑幕!别让他们独占市场!”
这声惊雷早就炸出了报社的高墙。
中环汇丰银行大厦里,几个西装笔挺的英籍经理脸色铁青,传看着《香港商报》的头版。玻璃幕墙映着维港的晨光,金发洋人却坐立不安:
“Bloodyhell!Calllegalteamnow!Howdaretheypublishthis?(该死!叫法务部!他们怎敢登这种报道?)”
深水埗北河街市口,卖鱼胜一边刮鱼鳞一边和菜贩闲聊:“看《文汇报》了吗?寨城里面的照片比拍戏还厉害!听说明天还有续集讲白粉档呢!”
买菜的师奶抢过报纸:“早知道!我还留了钱订《星岛》,亏死了!”
叮叮车驶过德辅道,两个白领夹着公文包争论:“《大公报》那张照片看得人心里难受!我们公司也该减少工时了!《华侨》?没用!只知道登明星绯闻!”
铜锣湾怡和街报摊,阿伯收钱收得手忙脚乱,对来补货的后生仔笑骂:“疯了!《文汇报》加印三次都卖光了!右派报纸?没人要了!今天全港报摊都是左派的天下!”
晨光越来越烈,维港的海风吹散了薄雾,却吹不散满城讨论报纸的热潮——这一天,港岛再没人敢小看那几家“敢说真话”的左派报纸了。
然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左派报纸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改变,全因为一名从大陆来的年轻人。
此时,这个年轻人正走在深水埗的普通街区,看着一个个报摊上,被抢疯了的左派报纸。
林火旺微微笑了笑说道:
“今天的左派报纸,才用了一招,就已经造成如此轰动的效应了?廖公怕是现在已经笑疯在办公室了吧?那些正常报纸不敢报道的民生新闻,左派没有忌讳。
这一下,港岛的这些洋行和资本家们,有得头疼咯!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