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434章:货币改革,海上丝绸之路

第434章:货币改革,海上丝绸之路

第434章:货币改革,海上丝绸之路 (第1/2页)

河南道的黄河水灾,原本应该朝廷国库支出巨大,然随着抄家的进行。
  
  国库这边不仅没有损耗,竟然还有盈余。
  
  这就是世家的底蕴啊。
  
  在新政逐渐稳定下来的同时,李承乾也要考虑到开源了。
  
  新政对财政的压力不小,哪怕是贞观之治的储备,维持运行不过两三年,这还是要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
  
  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行的,更何况下一步李承乾就要大量修建扩宽官道了。
  
  大唐全国修水路路。
  
  这一点很重要,也很费钱。
  
  是以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货币改革。
  
  贞观二十一年深秋,长安的梧桐叶刚落满朱雀大街,东宫便抛出了足以震动整个大唐商界的新政,一份厚厚的《货币与信用革新章程》,将李承乾藏在心中许久的“钱袋子”改革,彻底摆上了台面。
  
  这份章程的开篇,便透着与以往不同的锐气:“夫通货者,国之血脉也。血脉滞则民生困,血脉畅则天下兴。”
  
  直指大唐现行货币体系的症结,铜钱铸造不足,流通不便,大额交易全靠丝绸、金银等“硬通货”,严重制约着南北贸易与灾后重建。
  
  朝会上,当李承乾让内侍文忠念出“多元货币体系”时,朝堂上的呼吸声几乎停滞。
  
  “扩大开元通宝铸造,在饶州、鄂州增设十处钱监,年铸钱量较往年翻倍,铜钱成色由户部派官专检,不得掺铅铁。”
  
  这条尚在朝臣理解范围内,毕竟贞观年间便有铸钱传统,只是规模从未如此之大。
  
  可接下来的话,却让满朝文武如遭雷击。
  
  “另,由户部牵头,发行‘唐票’——以桑皮纸印制,面额分一贯、十贯、百贯,以国库储备的丝绸二十万匹、粮食五十万石为抵押,首期在长安、扬州、洛阳三城流通,总额不得超过百万贯。”
  
  李承乾的声音平静无波:“持唐票者,可在三地户部官署兑换等值铜钱或丝绸,亦可直接用于缴纳赋税、交易大宗商品。”
  
  百官哗然。
  
  “纸……纸能当钱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几乎跳起来,手里的朝笏都差点掉在地上:“殿下三思!隋末炀帝铸劣币,天下大乱;如今用纸片当钱,岂不是比劣币更甚?百姓怎会信这张纸!”
  
  另一位来自山东士族的官员附和:“丝绸、粮食才是硬通货,一张纸印上字,说毁就能毁,这不是把天下人的钱财当儿戏吗?”
  
  李承乾冷冷扫过反对者:“唐票上有七处防伪印记,由工部特制雕版,专人专印,私造者斩。国库的丝绸与粮食就在那里,随时可兑。”
  
  “这纸,是朝廷的信用,比任何私铸的铜钱都可靠。”
  
  顿了顿,李承乾加重语气:“至于百姓信不信,朝廷会让他们信。”
  
  这话里的威压,让反对声瞬间低了下去。
  
  谁都记得,河南道的血还没干透,这位太子说“让他们信”,便绝不会只是空谈。
  
  内侍文忠借着解说详细章程。
  
  “升级飞钱之制,设‘汇通司’,由商部联合长安十二家大商共同管理。商人在长安存入铜钱,汇通司出具‘汇票’,凭票可在扬州、广州等十处‘汇通分司’兑换等额货币,收取百分之一手续费。”
  
  这是戳中了行商的痛点!
  
  以往长途贸易,携带铜钱不仅笨重,还怕劫匪,飞钱虽有,却只在少数富商与官宦间流通,如今由朝廷背书,手续费又低,等于给天下商人开了条黄金通道。
  
  “设立‘大唐钱庄’,总行在长安,各州设分行。”
  
  “富商可将铜钱存入钱庄,月息一分;商户若需扩大经营,可向钱庄借贷,以商铺、货物为抵押,年息不得超过百分之十。凡放贷利息超过百分之二十者,以谋逆论处。”
  
  内侍文忠话音落下,朝廷上的高利贷者代表,多是五姓七望的旁支与关陇勋贵,以及世家豪族,他们脸色瞬间铁青。
  
  以往他们放高利贷,年息动辄三成、五成,甚至“驴打滚”,是士族敛财的重要手段。
  
  如今太子直接把利息钉死在百分之十,还敢说“超过二十者以谋逆论处”,这简直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殿下!”一位出身太原王氏的官员急声道:“商户借贷,风险难测,利息太低,谁还敢放贷?这是逼着富人不敢帮扶穷人啊!”
  
  李承乾闻言冷笑,这些士族也就是欺骗以往不懂商业的皇帝。
  
  “帮扶?去年洛阳大旱,王氏放粮,借一斗还三斗,这叫帮扶?还是叫趁火打劫?”
  
  李承乾目光如刀,一一扫过百官,令其不敢对视。
  
  “大唐钱庄的贷款,是让商户扩大生产,是为了让更多人有活干、有饭吃,不是让你们拿着本金去盘剥百姓。敢违令者,王氏就是榜样。”
  
  太原王氏的人瞬间噤声。谁都知道,河南道镇压时,王氏因暗中资助流民作乱,被抄了三家庄园,族长至今还关在天牢里。
  
  货币改革的章程,就这么在百官反对,李承乾的强势中推行下来。
  
  没人敢在如今太子面前玩死谏那一套,在这方面,李承乾演都不演了,只要敢反对,革职,徒刑,流放,乃至于斩首。
  
  想反对,可以,那你就造反吧。
  
  就看孤的火炮是否犀利。
  
  火炮跟火铳太强势了,任何反对势力最怕的就是这个。
  
  最为主要的是,跟以往的大规模战争不同,李承乾只需要派出少量将士,在火炮的优势下,就能轻易平定叛乱。
  
  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军队战争所带来的财政负担。
  
  即便是一座城池或者数座城池的叛乱,只需要几千骑兵,马车拖着火炮,几轮下去,就结束了。
  
  几千骑兵,甚至都不需要民夫,靠着沿途城池的粮食供给就能行。
  
  火铳更是收割神器。
  
  在没有甲胄的情况下,骑兵手持火铳,什么流民叛乱,完全没有意义。
  
  货币改革章程登上长安邸报,但推行的阻力,比预想中更烈。
  
  士族与高利贷者明里暗里抵制。
  
  汇通司”刚开张,长安几家富商便被打了黑棍,店铺也遭了火。
  
  大唐钱庄”放出的第一批贷款,竟有商户收到恐吓信,说“敢借朝廷的钱,就等着家破人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