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一别经年】
221【一别经年】 (第1/2页)历经将近五十天的航行,云安公主姜璃乘坐的宝船及船队终于在三月初八这天抵达扬州。
这个速度不算快,但也不算特别慢,毕竟扬州相距京城两千里,公主的船队不可能走得太急,而且每到一处大城就要进行补给。
随行内侍早已通知各地官员,不得劳民伤财沿途迎接,只允许进献一些当地民俗特产,尤其是在天津巡抚盛景吃了一个闭门羹之后,南边的地方官更不敢违逆公主的谕令。
但是扬州不同。
前日便有公主府属官快马奔行至府城告知薛淮,公主殿下将会在扬州驻跸数日,故而他大清早便带着府衙属官来到东关码头迎接。
他没有惊动城内百姓,码头上亦无特殊布置,只让王贵准备了两车淮扬特产以及船队所需的补给。
巳时三刻,船队徐徐抵达码头北端,那里有一片平缓宽广的水域,薛淮已经让人清空此处,专门给这支船队停靠。
姜璃并未出现,只有公主府家令苏二娘和首领太监马季盛代为接见扬州府衙和江都县衙的官吏。
一应仪程结束之后,苏二娘满含深意地看着薛淮说道:“薛大人,殿下有事相询,还请登船一叙。”
“臣遵谕。”
薛淮对此并不意外,他神色平静地看了一眼章时和江胜等人,随后跟着苏二娘向宝船行去。
沿途他目不斜视,步伐沉稳。
来到三层,苏二娘在偏厅门外停下脚步,侧身道:“薛大人,请进。”
薛淮没有立刻迈步。
苏二娘心中感慨,这位年轻的同知相较在京中的时候,已然多了三分沉凝之势,便温言打趣道:“莫非薛大人信不过殿下?”
此时厅内也恰到好处地传出一个平静的声音:“进来吧。”
薛淮不再迟疑,抬手整理了下官袍的领口,随即推开那扇精致的雕花门。
厅内,光线透过精致的琉璃窗格洒落在地毯上,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玉兰香。
一抹修长的身影站在窗前。
她穿着一身锦霞云纹宫装,颜色是内敛的藕荷色,却因金线织就的暗纹流淌着华贵的光泽。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只簪了一支赤金点翠凤钗,凤口中衔下的明珠流苏,随着她的呼吸微微晃动。
薛淮没有冒昧地盯着姜璃的背影,上前数步拱手行礼道:“扬州同知薛淮,参见公主殿下。”
姜璃听到这个沉稳有力的声音,缓缓转过身,深邃的目光落在薛淮身上。
从他一丝不苟的乌纱帽,到那身合体平整的官袍,再到他那张俊逸的面庞,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但当初在京中的冷峻棱角,似乎被包裹上一层温润却更加坚硬的玉质。
“免礼。”
姜璃忽然觉得喉咙有些痒。
薛淮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
和一年前相比,姜璃似乎瘦了一些。
某种角度而言,她和徐知微有些相似,两人都是清冷的性子,不过姜璃的冷带着凛然不可犯的矜贵,而徐知微的冷更偏向于雪中红梅的冷艳。
千里旅途的劳顿并未折损姜璃那份仿佛与生俱来的盈盈贵气,反倒让她精致的脸庞轮廓显得愈发清晰,犹如精心雕琢的上好冷玉。
那双如同寒潭一般的眼眸,此刻正定定地看着薛淮,一如往日般沉静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
薛淮却从这眼神中感受到些许疏离。
空气只是凝滞一瞬,却仿佛过了许久。
“薛淮。”
姜璃率先开口,语调带着惯有的居高临下之感:“一年不见,你看起来风采更胜,这扬州的风水果然养人。”
薛淮的姿态恭谨而无可挑剔:“殿下说笑了。扬州政务繁杂,臣丝毫不敢懈怠,唯恐辜负陛下厚望。”
姜璃微微扬了一下眉梢,显然能够感觉到两人之间的距离。
她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走到一旁坐下,然后对薛淮说道:“坐吧。二娘,看茶。”
苏二娘应下,亲自奉上两盏香气氤氲的碧螺春,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薛淮道谢落座。
姜璃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见到的重逢之景,但是她又不得不承认这种距离感刚刚好。
那日苏二娘对她说的话,她切切实实地听了进去,无论她对薛淮是否有意,始终该注意盟友之间的分寸。
沉默悄然蔓延。
薛淮刚要开口,姜璃便先他一步说道:“去年我说过扬州是你的福地,现在看来我所言非虚?”
何止是福地?
薛淮来到扬州一年,便已获赐一袭斗牛服,在他这个年纪算是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