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相国在上 > 221【一别经年】

221【一别经年】

221【一别经年】 (第2/2页)

他淡淡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承蒙殿下吉言,臣来扬州确实获益匪浅。不过此间种种非臣一人之功,若无伍军门、石臬台、黄运使和谭知府等人鼎力相助,臣多半会是寸步难行。”
  
  听到薛淮有意加重语调的“黄运使”三字,姜璃便知他已经察觉黄冲的身份不简单。
  
  “听你这般说来,这江南的清正官吏倒也不少。”
  
  姜璃一言带过,旋即饶有兴致地问道:“我在京中亦有所耳闻你推行的淮扬新政,不知当下进展如何?想来应该没有多少阻碍?”
  
  薛淮神色如常,平稳地说道:“殿下,新政如逆水行舟,阻力自然还是有的。盐利动则豪强侧目,市易新规更触动诸多旧有牙行、商会的根基。盘根错节之处,非雷霆手段难以撼动,然雷霆过甚又易激起反弹,因此臣不敢轻忽大意。幸而陛下天威垂顾,殿下在京中亦多有回护,兼之本地乡绅顾全大局,新政并未迷失方向。”
  
  姜璃静静地听着,白皙的手掌握着温热的杯盏。
  
  听到“殿下回护”之言,她眼底闪过一丝微澜,犹如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细小的石子。
  
  她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借此遮掩眸中瞬间浮现的柔和。
  
  放下茶盏时,她的神情已恢复如初的淡然。
  
  “本地乡绅……”
  
  姜璃意味深长地浅笑道:“沈家对你的支持确实称得上不遗余力。”
  
  她并未提及沈青鸾的名字,但是那微妙的停顿和“不遗余力”四字,却像一根无形的丝线,轻轻撩动厅内略显沉寂的空气。
  
  薛淮面色不变,坦然应道:“沈家乃淮扬商界砥柱,沈世叔为人磊落见识卓远,于扬州风物人情、漕运商贸了如指掌。臣蒙陛下信任牧守此地,欲行新政以利民生,自然需倚重此等深孚众望之贤达。公私之间,臣自问无愧于心,亦不敢因私废公。”
  
  姜璃品味着这番坦荡又理智的陈述,心中悄悄浮现一抹涩意。
  
  其实她很清楚,为何久别重逢的场景透着生疏的意味,这都是她刻意营造出来的公事公办的氛围,而薛淮对这种情况只怕没有半分不适。
  
  毕竟在他看来,他和她只是机缘巧合之下结成的利益盟友。
  
  比一般人关系紧密些,却也仅此而已。
  
  薛淮一本正经地讲述着他的新政蓝图,姜璃貌似专注地听着,她承认薛淮比她的预想更优秀,哪怕没有她的帮助,他也能在江南闯出一片天,当初那个浑身棱角锋芒毕露的年轻人,短短一年便成长为一棵足以荫蔽一方的大树。
  
  这令姜璃很欣慰,亦很欣赏。
  
  然而欣赏越深,她心底那抹隐秘的失落感也越发清晰。
  
  她听他谈论着新政、谈论着扬州、谈论着盐业协会……这一切似乎都和她无关,似乎她注定只是他生命中一位隐秘的盟友。
  
  “薛淮。”
  
  姜璃开口打断薛淮的陈述,这是今日她第二次直呼其名。
  
  薛淮面带询问地看着她。
  
  姜璃眉尖微蹙,略显不虞地问道:“你这一年来可有新作问世?”
  
  新作?
  
  薛淮当然没有兴致也没有精力做文抄公,一年时间看似不短,但他从抵达扬州第一天起,便被连续不断的曲折和风波困住脚步,基本没有机会展现他的记忆力。
  
  但姜璃此问显然另有深意,薛淮想起离京之前的那场小宴,姜璃在收到那首玉楼春时的喜悦,便歉然道:“殿下,臣琐事缠身,并无新作。”
  
  “我知道你忙得脚不沾地,没有闲心作词也很正常。”
  
  姜璃轻叹一声,继而道:“但是你离开京城一年,只给我写了三封书信,其中一封还是年节贺表,拢共不到千字,看来你并未把我当做真心结交的朋友。”
  
  薛淮正色道:“殿下此言,请恕臣不敢认同。在臣心里,殿下不光有救命之恩和相助之情,更是可以坦诚相对的好友,只要殿下不嫌弃即可。”
  
  “我当然不会嫌弃你。”
  
  姜璃嘴角微微勾起,浅笑道:“既然我们是朋友,想来你不会拒绝朋友之间一个小小的请求?”
  
  薛淮点头道:“殿下请说。”
  
  姜璃眼中闪过一抹深意,徐徐道:“我听说令堂已经相中沈家那位青鸾姑娘,也请了故交南下提亲,约莫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抵达扬州。我亦听闻过沈家大小姐的贤名,如今你们好事将近,不如你来安排一下,让我和她见一面,如何?”
  
  薛淮默然。
  
  姜璃也不催促,只是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片刻过后,薛淮神色如常地问道:“不知殿下何时有空闲?”
  
  姜璃闻言,面上登时浮现一抹舒心的笑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