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塞外牧场
第三百二十章 塞外牧场 (第1/2页)南京港的码头,三艘蒸汽货轮正在装货。
甲板上堆积如山的羊毛布用桐油布盖着,散发着淡淡的羊膻味。
张万三站在船舷边,看着搬运工将最后一批货物装上船,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是他第一次把羊毛布销往海外,目的地是波斯。
账房先生还是不放心,提醒道:“东家,真要把这些粗布卖到那么远的地方?听说波斯人只认丝绸,咱们的羊毛布怕是……”
张万三指着货轮侧面的火炮:“有格物苑造的炮舰护航,他们不认也得认。再说,波斯那边天寒,这羊毛布正好合用。”
货轮鸣响汽笛,缓缓驶离码头。
张万三望着越来越小的岸线,想起出发前刘忠给他看的海图。
那上面用红笔标注着一条新的航线,从南京出发,经马六甲海峡,绕过阿拉伯半岛,直达波斯湾。
格物苑的学员说,这条航线比传统的丝绸之路近了一半。
一个月后,货轮抵达波斯的霍尔木兹港。
当地商人看着那些灰扑扑的羊毛布,脸上满是鄙夷。
直到张万三让随船的织工当场用羊毛布做成一件大衣,在寒风中展示其保暖性,商人们才变了脸色。
一个戴着头巾的波斯商人伸出手指,急切道:“这种布,我要一千匹,用香料交换可好?”
张万三笑着摇头:“我要的不是香料,是你们的良马。格物苑说,草原需要优良的种马来改良。”
交易达成的消息传回大明,朱雄英正在格物苑的畜牧场查看新培育的绵羊。
那些羊的羊毛长达尺余,纤维细腻如丝。
刘忠递上波斯的订单,脸上难掩兴奋:“殿下,波斯人说愿意用十匹汗血宝马换一匹羊毛布。”
朱雄英抚摸着绵羊的背脊,突然想起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只为寻求良马。
如今大明的羊毛布竟能换来汗血宝马,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凿空”?
朱雄英转身对杨士奇说道:“让水师再增派三艘战船,不仅要卖布,还要在沿途建立商站,教当地人养羊、织布。
用不了多久,咱们的羊毛布就能传遍西域。”
杨士奇看着畜牧场里悠闲的羊群,突然明白皇孙殿下的深意。
丝绸之路靠的是驼队,而羊毛之路,靠的是蒸汽货轮和铁路。
这不仅是贸易的革新,更是文明的传播。
格物苑的织布机房里,十几个学员围着一台新机器争论不休。
那机器比普通的织布机复杂十倍,铜制的齿轮咬合着,连杆上下摆动,看得人眼花缭乱。
刘忠拿着图纸,眉头紧锁,这是皇孙殿下亲自设计的提花织机,据说能织出比云锦更复杂的花纹,可试了半个月,织出来的还是乱七八糟的线团。
“问题出在经纬线的张力。”一个留着辫子的满族学员突然开口,他原是辽东的织工,因精通织锦技艺被招入格物苑。
“羊毛纤维弹性大,拉力得比蚕丝小三成。”
刘忠眼睛一亮,立刻让人调整机器的张力。
当第一匹带有缠枝莲纹的羊毛布从机器里出来时,机房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种细腻的花纹,竟与江南最好的云锦不相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