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塞外牧场
第三百二十章 塞外牧场 (第2/2页)消息传到苏州,张万三连夜带着织工赶往格物苑。
当他看到提花织机织出的羊毛布时,激动得浑身发抖。
这种布料既有羊毛的保暖性,又有丝绸的华美,定能卖出高价。
“刘大人,这机器……”
刘忠打断他的话,指着旁边的说明书道:“每台售价五万两,限量发售,而且必须用格物苑监制的染料,否则织不出这种光泽。”
张万三毫不犹豫地签下订单。
他知道,这提花织机一旦普及,羊毛布就能彻底取代丝绸,成为新的主流面料。
可儒家的老夫子们却不这么想。
在一次朝堂辩论中,礼部侍郎周显拿着一匹羊毛布,痛心疾首地说:“此等粗鄙之物,竟能与锦绣同价,简直是斯文扫地!
殿下若不禁止,我大明的礼乐制度都要崩坏了。”
朱雄英冷冷地看着他,突然让人呈上一件龙袍。
那龙袍用改良后的羊毛织成,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比传统的丝织龙袍更显庄重。
“周大人觉得,这件龙袍粗鄙吗?”
周显顿时语塞,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朱雄英站起身,声音传遍大殿:“穿衣戴帽,本为保暖遮体。
若一味追求丝绸,让百姓冻馁,那才是真的崩坏礼乐。
从今日起,朝廷的官服,一律改用羊毛布制作。”
消息传出,江南的丝商们哭天抢地,而草原的牧民却笑开了花。
他们赶着羊群来到新开的集市,用羊毛换取粮食、布匹,日子越过越红火。
北平府的税关前,长长的车队排起了长龙。
每辆马车上都堆满了羊毛,税吏拿着算盘,一边清点一边记账。
自从羊毛贸易兴起,北平的税收翻了五倍,连带着周边的客栈、货栈都生意兴隆。
一个商队老板笑着递上银子道:“李大人,这羊毛税是不是该降降了?现在每斤抽一成税,比蚕丝还高呢。”
税关主事李大人掂了掂银子,笑着摇头:“皇孙殿下有令,羊毛税专款专用,用来修建从北平到草原的铁路。
等铁路通了,你们运羊毛就快了,这点税算什么?”
老板想想也是,现在用马车运羊毛,从开平卫到北平要走半个月,要是通了火车,三天就能到。
他笑着应承下来,催着车队赶紧过关。
开平卫的晨雾还未散尽,草原上已响起铜铃的叮当声。
三千头改良绵羊组成的白色洪流漫过缓坡,蹄声踏碎露水,惊起成群的云雀。
张万三勒住马缰,看着格物苑学员教牧民使用剪毛机的场景,铁制滚筒转动时泛着冷光,把纠结的羊毛梳理得如同江南绸缎。
“张老板来得巧,这批‘雪绒羊’是上月刚从波斯换来的种羊改良的。”刘忠踩着露水走来,羊皮袄上还沾着草屑。
他手里的铜尺敲了敲羊背上的毛丛,“你看这纤维,比湖州春蚕还细三分。”
张万三俯身拨开羊毛,指腹触到细密的卷曲。
去年他用十台梳毛机换的这批种羊,如今已繁衍出千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