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峡谷设埋伏,初试伏击功
第三十六章 峡谷设埋伏,初试伏击功 (第1/2页)第一节峡谷布网
暗洞的石门后,李山正用布擦拭手臂上的红疹。孛鲁刀上的黑气虽然被铁骨功挡住大半,却还是留下了细密的红痕,像层没褪尽的晚霞。他把磨亮的枪尖凑到火光前,枪缨的红绸在气流里轻轻颤动,突然抬头看向朱天林:“朱什长,不能再等了。孛鲁的骑兵在一线天外扎营,再拖两天,咱们的草药就不够了。”
朱天林的手指在岩壁的“莲山地形图”上滑动,最终停在一线天与主峰之间的“鹰嘴峡”。那里的峡谷呈倒“V”形,最窄处仅容两骑并行,两侧是陡峭的崖壁,崖顶的松树盘根错节,刚好能藏人——是山民打猎时设陷阱的绝佳地点。
“山民说鹰嘴峡的崖顶有处天然石台,能看到整个峡谷。”朱天林用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个三角形,“弓箭手去石台,用火箭射马;李山带三人守左侧崖壁,用石矛砸前队;赵虎带两人守右侧,等元军进入峡谷中段,就放下滚石封死退路;我在峡口接应,青狼负责传递信号。”
赵虎突然从藤甲里掏出块碎石,这是他昨天在一线天捡的,上面还沾着孛鲁刀上的黑气,此刻正被他用灵力慢慢炼化:“孛鲁肯定会派斥候探路,咱们得先处理掉他们,让主力放松警惕。”他把碎石扔进火里,火苗突然窜起寸许,发出“噼啪”的爆响。
文相将最后一包草药递给民妇,老大人的指尖在竹简上写下“鹰嘴峡伏击要点”,墨迹在“封退路”三个字上格外浓重:“记住,孛鲁的九环刀能劈开山石,别用巨石硬碰。山民说崖顶的‘油松’浸了松脂,易燃得很,用火箭射过去,比滚石管用。”
拂晓前的雾气最浓时,弟兄们已经潜到鹰嘴峡。崖顶的露水打湿了藤甲,却没人敢擦拭——声响可能惊动谷底的元军斥候。朱天林趴在石台旁的灌木丛里,灵力顺着崖壁的裂缝蔓延,能“看”到峡谷入口有两个元军斥候正在徘徊,手里的弯刀在晨雾里闪着冷光,显然是孛鲁派来的先锋。
“青狼。”朱天林对着崖下低唤。灰色的影子立刻从岩石后窜出,像片流动的雾,悄无声息地绕到斥候身后。这小家伙最近跟着赵虎练“潜行”,脚步轻得能踩在松针上不发出声响,此刻正用尾巴轻轻拍打地面,示意可以动手。
弓箭手的铁簇箭突然从石台射出,箭尖裹着的松脂在半空燃起小火苗,精准地射中左侧斥候的咽喉。几乎同时,青狼幼崽扑向右侧斥候,獠牙死死咬住他的手腕,弯刀“当啷”落地的瞬间,赵虎从崖壁后闪出,短刀干脆利落地抹了对方的脖子。
【斩杀元军斥候×2】
【获得功勋×20(当前功勋:1335)】
“处理干净。”朱天林的声音顺着绳索传下。赵虎立刻将尸体拖进崖壁的溶洞,青狼幼崽用爪子扒拉碎石盖住血迹,连掉落的弯刀都被扔进了谷底的溪流——这是他们新练的“无痕战术”,要让后续的元军看不出任何痕迹。
李山已经在左侧崖壁布置好了石矛阵。二十根裹着松脂的石矛被藤蔓吊在松树上,矛尖对着峡谷中段的必经之路,像排蓄势待发的獠牙。最年轻的小兵正用藤条加固机关,手指在打结的地方反复摩挲,这是他从民妇那里学的“死结”,能承受三人的重量,却会在触发时瞬间崩断。
“朱什长,你看!”弓箭手突然指向峡谷入口。晨光里,十骑元军正顺着山道而来,为首的汉子举着九环刀,刀环的碰撞声在雾里格外清晰——是孛鲁的先锋队,显然没发现斥候已死,正大摇大摆地走进峡谷。
朱天林的灵力感知“看”到元军的灵力波动很松散,有的还在打哈欠,有的在把玩腰间的酒囊,显然没把“南蛮散兵”放在眼里。他对着崖下的青狼幼崽打了个手势,小家伙立刻窜到右侧崖壁,用爪子轻轻碰了碰赵虎布置的滚石机关——这是约定的信号:猎物已进入网中。
“等他们到中段。”朱天林对着弓箭手低语。石台旁的火箭已经搭在弦上,箭杆上的野菊花瓣沾着露水,是民妇特意换的新鲜花瓣,说“带着生气,射得更准”。他的目光落在峡谷尽头的溪流,那里的水声比平时更急,显然是山民在上游堵住了水源,等会儿放闸时能形成水障,阻碍元军撤退。
元军的马蹄声渐渐靠近,最前面的骑兵已经进入峡谷中段。这汉子正哼着元军的小调,突然勒住马缰——地面上有片松针不太自然,像是被人踩过。他刚想弯腰查看,李山突然砍断了藤蔓!
“放!”
二十根石矛带着松脂的火光俯冲而下,精准地砸中最前面的五骑!战马受惊直立,将骑手甩进石矛阵,惨叫声混着松脂燃烧的噼啪声,在峡谷里炸开。后面的元军想掉头,却被前面的乱马挡住,挤在狭窄的谷道里,像群被困的野兽。
弓箭手的火箭紧接着射出,三支火箭呈品字形,精准地射中崖顶的油松。浸透松脂的树枝瞬间燃起大火,火星像雨点般落在元军身上,甲胄的碰撞声里顿时多了慌乱的嘶吼。
“封退路!”朱天林的长柄刀突然劈断最后一根绳索。右侧崖壁的滚石应声落下,虽然没能砸中骑兵,却在峡谷入口堆起半人高的石堆,刚好挡住后撤的路——现在元军前有石矛,后有石堆,成了瓮中之鳖。
第二节初显锋芒
孛鲁的先锋队在火海里乱成一团。有骑兵试图跳崖逃生,却被李山的枪阵挑翻;有人举刀劈向滚石,刀刃撞上岩石的瞬间,赵虎的短刀突然从崖壁后闪出,精准地砍中他的手腕,弯刀“当啷”落地时,已被谷底的溪流卷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