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再赴首都
第175章 再赴首都 (第2/2页)这要求他必须更依赖团队的市场调研和宏观趋势判断。
而且当前的首都楼市正处于快速上升通道,远未达到中海去年那种因政策调控、市场观望而导致的“冰点”状态。
开发商和业主普遍心态乐观,资金压力较小,议价空间有限。
想复制中海那种利用卖家急于套现心理、大幅折价扫货的模式,在首都几乎不可能。
因此,鉴于市场处于上行期而非底部,以及首都房产总价普遍更高的现实,陆阳决定采用相对稳健的杠杆策略,三成首付。
这既能放大收益,又将风险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
像在中海那样动辄使用极限高杠杆的做法,在首都当前环境下风险过高,得不偿失。
他计划将此次带来的7亿多资金,除了扣除预留用于支付中海房产月供的几千万,其他的大部分都投入首都市场。
陆阳预计首都房价的全面爆发将在2007年,目前正处于蓄力阶段。
他需要精准把握入市节奏,既要避免过早占用大量资金承受时间成本,也要防止踏空快速启动的行情。
会议室内,灯光柔和,茶几上摊开着首都地图和几份孙茂团队初步整理的区域分析报告。
陆阳、赵晟、孙茂三人围坐,开始了对首都房地产版图的深入探讨,空气中弥漫着战略布局的凝重与资本即将出击的兴奋。
会议伊始,孙茂首先向陆阳、赵晟汇报了贝壳房产首都分公司的发展情况。
“陆总,赵总,”孙茂翻开文件夹,语气干练,“根据陆总上次视察时的指示,我们全力推进门店扩张。”
“目前,贝壳房产在首都的门店数量已从最初的15家扩展至30家。”
“其中,第一批15家门店已全部完成选址签约,并处于装修收尾阶段,部分已开始试运营。”
“第二批15家门店中,已有8家与业主达成租赁意向或完成签约,正在启动装修程序;剩余7家正在积极洽谈中,预计本月内能完成选址签约工作。”
听着孙茂条理清晰、进度明确的汇报,陆阳和赵晟都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
孙茂展现出的执行力,确实深得贝壳房产的精髓。
要知道,在中海,贝壳房产能在短短半年内铺开30家门店,靠的就是这种远超传统中介的、近乎军事化的高效执行。
看到孙茂能将这种强大的执行力在人生地不熟的首都市场成功复制并延续,陆阳和赵晟都感到十分满意。
门店运营的具体细节并非陆阳此次首都之行的核心关注点。
他更看重的是战略方向和关键结果。确认贝壳首都发展势头良好后,陆阳直接切入主题:
“门店的事情做得很好,继续保持。我这次来首都,核心目标是进行个人财务投资。”
“投资方向是首都核心区域的住宅房产。重点关注那些具有明确发展潜力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