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拒绝诺奖
第459章 拒绝诺奖 (第2/2页)他在语气中,微微地流露出些许的不满。
毕竟从雅科夫的态度不难看出。
老大哥那边对自己的态度,要比M帝要和善得多。
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搞过暗杀。
闻言,阿列克谢心中一动,道:“难道你们的领导想让您去做,您没有答应?”
“不全是,只是我觉得我现在已经做得够多了,可以停一停,享受享受了。”李暮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这话让阿列克谢一愣。
下意识地想要反对。
可抬头对上李暮的眼神。
他忽然发现,这位已经享誉夏国,甚至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才24岁的样子。
换做是他。
在这个年纪能有这么高的成就,绝对做不到还能沉下心研究。
想到这里,阿列克谢道:
“您说得对,不过在夏国,您这个想法恐怕不会被人认同,而且也没有条件去享受吧。”
夏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是很难没有办法满足李暮想要“享受”的条件的。
“所以我也就只和您这个朋友说说。至于条件,没有就去创造嘛,多做几款好游戏,多多少少能给些奖励。”李暮笑道。
阿列克谢听到这话。
心中不禁有些羞愧难当。
李暮当他做朋友。
自己却在设计对方,实在是令人汗颜。
他暗暗道:
“假如有一天能够将李暮带去我们国家,我一定要好好跟他赔礼谢罪!”
……
一直和阿列克谢聊到下午4点左右。
李暮才起身离开。
凭借着以前所学的心理学知识。
他成功地在对方心目中,埋下了自己有被“腐化”的可能的种子。
在这种情况下。
老大哥那边,针对他的可能性,无疑会再次降低。
毕竟换做他们是夏国一方。
要是李暮真是河图的话。
那么在知道他有这个倾向的时候,绝对会首先满足他的一切需要,斩断一切被国外拐走的可能。
如果阻止不了的话。
也不会放任。
有机会被他们拐走的,绝对不可能是河图。
……
回到特楼后。
休息片刻。
李暮便开始继续研究盾构机。
只不过刚刚打开聊天页面。
脑海中就想起了“叮~”的一声信息提示音。
阿斯克:“李,我到夏国了,现在在京都的天门广场!图片JPG。”
照片上,他站在天门广场的中央,背后是巍峨的城楼。
“去京都了,那你可得好好玩玩,要不先品尝品尝地道的京都美食?”李暮道。
阿斯克道:“好啊,我早就想吃一吃了,有什么推荐的?”
“那就必须说一说炸馒头片、臭豆腐和豆汁了。将臭豆腐夹在馒头片中,一口吃下去,再合上一碗豆汁,味道简直绝了!”李暮道。
闻言,阿斯克道:“好,我现在就去尝尝!”
“记住,一定要按我说的步骤来,全部吃完才行,否则就不是那个味了。”李暮连忙道。
为了防止在第一步臭豆腐夹馒头片的时候阿斯克就放弃。
他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一步步来更好吃吗?”阿斯克问道。
李暮:
“包的。”
……
结束聊天。
李暮当即暂停研究。
打开了京都WIFI列表。
作为首都。
这里的研究单位,可谓是多不胜数。
其中就包括盾构机。
虽说大嘤那边的也不错。
但肯定还是用自家的更好。
毕竟地理环境不同,土质也不同,自家研发的肯定更适合。
“中铁装备系列、铁建重工系列、中交天和系列……”李暮的目光在WIFI列表上飞快寻找,很快找到想要的东西。
不过不是每个系列,都适合穿山挖隧道。
铁建重工和中交天和,都更适合城市地铁、水利工程和跨海隧道。
中铁装备系列,应用要更加广泛,地铁、铁路和公路隧道,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而这个系列,又分为“中铁号”系列和“中铁盾构”系列。
后者主要用于复杂地址和特殊工程,暂且不提。
“就搞中铁一号吧。”李暮很快做出起决定。
中铁号系列,一共有50款。
千万别觉得1号非常落后。
因为这是夏国直到08年才搞出的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盾构机。
虽说和国外的某些方面还有些差距。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弥补。
“主轴承、密封系统、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问题,要首先解决。”李暮暗暗盘算。
这些都是盾构机的核心部件。
在中铁一号刚刚诞生时,还相当依赖进口,无法完全实现自主制造。
不过有着后面的资料作为参考。
他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倒是并不困难。
……
次日,早。
芮点使馆。
M帝的特工罗宾从床上醒来,拉开窗帘。
看着明媚的阳光。
他心中不由感慨:“又是美好的一天啊!”
不过这愉快的心情。
很快随着一道急促的脚步声被打破。
声音在他的门前停下。
接着,房门被敲出“咚咚咚~”的响声。
他走上前,打开门:
看着门外的人影,罗宾的心中忽然有一丝不好的预感。
他连忙问道:
“什么事这么着急?”
闻言,脸色有些发白的安德斯没有说话。
只是将手中的报纸拿了出来,道:
“你自己看吧。”
罗宾的目光,顺着他的手看去。
只见最新的一期夏国人们日报上,用极为醒目的大字写着。
——《我国著名科学家李暮,拒绝接受诺奖》‘
“夏国竟然出尔反尔!”罗宾立刻失声叫道。
安德斯道:“我要提醒您,他们并没有公开说过,李暮会去领诺奖。”
他其实也挺生气的。
眼看事情进展得十分顺利。
没想到最后,突然出了这么个意外。
照这个形势看。
他这趟恐怕没那么容易交差。
“不管他领不领,去不去,也不妨碍我们确认他的身份。”罗宾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
任务确实变得更加麻烦了。
然而风险总是与机遇并存。
李暮拒绝领奖。
未尝不是心虚的表现。
如果真的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那么他这趟回去后,直接干上情报部门的一把手都不是问题。
……
人们日报:
“近日,我国著名科学家李暮,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将不会接受诺奖授奖……”
新民报:
“对于拒绝的原因,李暮顾问谈及:他的成就,并不需要西方世界的奖项认可和肯定……”
广民日报:
“在对于为何会拒绝的理由上,他说:国家已经给予了我最高的荣誉……”
……
仅仅不过两日时间。
报纸上再次出现了关于李暮的消息。
大街小巷上。
再次挤满了人群,争先购买报纸。
当然,实在买不到也没关系。
广播、收音机里,播音员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消息。
工人小张这一次的运气就没有上次那么好了。
连一份都没有抢到。
只能和许多人一样,蹲在广播的大喇叭下面听消息。
对于李暮拒绝领奖的事情。
人们自然议论纷纷,道:
“怎么突然不领了呢,不是说这个诺奖很厉害吗?”
“是啊,不领多可惜啊!”
“有了这个奖,才能打那些西方国家的脸,M帝和老大哥才不敢小瞧我们!”
……
在前期的宣传下。
人民大众对诺奖已经有了普遍的认识。
也知晓了它所代表的含义。
在国家公布,所有人都认为,李暮会领奖的时候。
这个消息,属实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小张同样如此。
就在他忍不住加入周围的人群,讨论原因的时候。
一道声音忽然铿锵有力地响起,道:
“同志们,我知道为什么!”
男人的声音,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力。
看到是一位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带上了几一分敬重。
在这个年代。
戴着眼镜,代表着知识分子的身份。
对于这些教书育人的先生,人们还是相当尊敬的。
“这位同志,是为什么,您跟我们说说。”旁边的一个老工人道。
闻言。
中年男人用充满激昂的声音道:
“李顾问这么做,是为了真正铸就我国科学家自强不息的筋骨!”
“是为了提振我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大家坚定我们所走的道路!”
“更是为了一扫百年来沉沦,让我们民族,重拾泱泱大国的信心!”
他的眼神狂热。
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
带着歇斯底里的狂热和崇拜!
周围原本有些吵闹的人群,都随着他的声音安静下来。
虽说他们一时没有完全理解话中的含义。
但依旧觉得有些震撼。
而似是发觉了众人可能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
中年男人继续道:
“李顾问为什么拒绝诺奖,是因为他根本不在乎!”
“而且他也希望我们不在乎!”
“享誉世界的诺奖又怎么样,名扬海外的机会又怎么样,我们不需要这个承认!”
他的话音刚落。
被调动起情绪的人群中,很快有人问道:
“同志,为什么李顾问想让我们不在乎呢?”
“是啊,被西方世界认可不好吗?”
“被承认,不就证明咱们在科学的发展上,超越了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