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864章 新的万人产业园项目

第864章 新的万人产业园项目

第864章 新的万人产业园项目 (第1/2页)

魏泽涛可是聪明人,在这个时间点,老板的这个命令,肯定有针对性啊,于是笑问道:“杨生,您是准备让内地那边来找我们?”
  
  杨文东淡笑点头道:“对,内地的四个特区城市,已经可以接受外资独资了,以当地的人均成本,比起马来都要低上不少;
  
  而我们长兴实业也有很多低端生产制造产业,在香港这么多年,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了,竞争力已经不太行了,所以我也准备搬往内地;
  
  不过这种事,不能我们主动去找内地,而是要让内地来找我们,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主动权。”
  
  因为他的存在,香港的经济比原先历史上要强不少,地产也更火爆,这自然导致人工成本急剧升高,社会的平均工资已经超过了1000港元;
  
  虽然这个数字比起欧美日还要差不少,但香港很多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东南亚国家,一些低端产业,根本就开不下去了,要不是长兴集团在香港有着完善的产业链,杨文东又在等待内地改开以及特区成立,不然早就迁移走很多产业了;
  
  如今,特区成立了,但他也不可能直接跑过去说我要投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带动几十万就业,太主动了反而不好;无论怎么说,在这个时代自己的投资对内地是有巨大帮助的,那自己也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魏泽涛道:“是的,我们不能太主动,只是内地特区刚刚成立,我们就这样将香港产业链迁移过去,万一出现什么问题,那后果会不堪设想的。”
  
  “我明白你的担忧,这一点暂时不用担心。”杨文东笑着说道:“内地已经逐步与西方国家接触,从目前来看,信誉还是很不错的,且经济发展也逐步变好,这样的经济体,是不可能随意转型的;
  
  再一个,我们迁移产业链,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只不过因为我们的规模过大,所以看起来一小步,都很大罢了。”
  
  实际上,任何经济体,不到不得已,都是不会随意改革的;内地之所以改革,也是因为之前的经济模式,出问题了;
  
  包括90年代的国企大下岗,其实本质上在70年代就出了问题,只是改开的80年代,大量外资涌入,带动了经济发展,地方政府有钱了,于是逐步补贴,想进行软着陆,逐步的改革一系列国企;
  
  可最终还是没办法,碰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外加一系列ZZ因素,以及国企本身内部难以改革,最终就只能来了一次大下岗,以及关闭了大量国企或者低价卖了出去;
  
  与现在的英国那边一样,亏损的国企,哪怕低价卖出去了,在当时来说,都是赚的,因为不需要再补贴了,还能拿到一点回本钱。
  
  魏泽涛道:“也对,以我们的生产规模,内地那边的成本,也值得赌一把了。”
  
  “放心,上次去燕京,我也跟内地高层有过协商的,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杨文东又说道;
  
  其实内地的低价人工成本,对于外资的吸引力,是真的很强,只不过就是太多外资不敢进去,所以磨磨蹭蹭;
  
  反而香港资本在80年代大规模投资内地,赚的盆满钵满,内地也靠着香港外资,赚到了未来起家的外汇,可以说是双赢了;
  
  当然,也是因为杨文东知晓历史,所以才敢莽着干,不然一个正常资本家,是真的会考虑很多的,比如李嘉成,早期哪怕投靠了内地,也只敢捐学校,而不是大投资,唯独胡应相,才是真真正正敢将资本迁移至大陆的。
  
  魏泽涛道:‘好,那我这就放出消息,那荣耀、屈臣氏那边呢?’
  
  “事情一步一步的来吧,你这边产业对人工比较敏感,算是第一个摸石头过河的,与几个特区城市,沟通一下,做个合作样本出来。”杨文东道:“等你这边成功了,我这边再安排其他工厂一个一个的迁移。”
  
  魏泽涛点点头道:“好,相对来说,我塑料产业的原材料最简单,直接从台塑买就行了,食品与电子产业,供应链就复杂多了。”
  
  杨文东道:“对,产业链的转移也是很麻烦,你这边如果成功了,那以后荣耀与屈臣氏的产业链转移,也会更方便。”
  
  香港的资本在早期也有很多犹豫的,但有一家大型公司如果成功了,那他们也就敢进去了;
  
  魏泽涛又问道:“杨生,四个特区,您最看好哪一个?”
  
  杨文东没有回答,反问:“你觉得哪个适合我们?”
  
  魏泽涛想了想道:“四个城市之中,单看距离,深海市离我们最近,但工业体系几乎没有,甚至连电都不一定够;
  
  要看经济的话,厦门与汕头相对来说,要强很多,本土也有一些传统工业,就是距离方面没有深海市有优势。”
  
  “经济是可以发展的,四个城市其实差距也不是很大,可是距离,却没办法改变啊。”杨文东喝了一口茶,轻笑说道。
  
  魏泽涛问道:“那杨生是准备在深海投资了?”
  
  杨文东道:“有这个打算,第一目标是深海,不过,我们放出消息,四大特区肯定会找到我们,那你在谈判的时候,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有了其他筹码,我们才能在深海市最大利益化。
  
  选择投资建厂的地方,其实就如同选择供应商,多元化的选择,才是最有利于我们的,深海是我的第一目标,但其他城市,我也会适当投资的。”
  
  “明白。”魏泽涛笑着说道;
  
  长兴集团的规模之大,在亚洲也能排的上号,工厂也遍布东南亚多个国家与地区,之前的多次投资,不少国家也派遣代表前来,而他们也利用好了这些机会,成功的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杨文东接着说道:“另外,香港这边,未来我们可能还需要面对裁员的问题,这一点比较麻烦,我们不能等到以后一次性裁员,这样影响太大了;
  
  你先内部考察,看看哪些人技术、质量控制方面做得好的,这些人我们继续要着,还有就是愿意去内地发展的,也可以留下来;
  
  其他的,就逐步的减员吧,以合同为主,合同到期的,内部觉得表现不好的,就不续约了,咱们也不裁员,以足够的时间,来慢慢消化这个影响。”
  
  香港的工业时代,因为他的存在而提前繁荣,那也有可能因为他的存在,而提前衰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