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回家(一)
第100章 回家(一) (第2/2页)沈大使和王烈都看过来。
“我听说你写时,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我做生意也是,可是,我每一次都成功了。”
“但仔细想想,其他人怎么能学我们呢?别人这么做,当然要失败的!”
王安说的意味深长。
余切听懂了。沈大使也听懂了。
王安在点他的儿子,可惜,王安儿子就像是流沙河那种人一样,这里只有他儿子听不懂。
王烈后来搞研发,搞市场……通通失败,完全丧失威信。
整个公司跟叛变了一样。
华人在美国本就举步维艰,你不是能力超凡的话,哪怕是有遗产,别人也不认你。
投资要到了!
虚惊一场。
王烈陪同余切和大使在休斯顿玩了两天,被媒体拍到,反倒促使他的公司股价小涨。王安笑说:“看来到大陆投资是正确的选择,美国股民也认可!”
“没错!就得到大陆去,这是我们的转机!”他儿子也赞成。
王安得的是食道癌,这种病在没有发展到很严重时,看上去几乎没什么不对劲的。
但中后期发展就很快了,因无法进食,人会暴瘦。
趁着这不多的还能享受美食时光,王安想尽办法弄了些美食来吃,他吃不了几口,却便宜了其他人。
巴西牛排确实好吃,谁说巴西牛排便宜的?这不也有贵的吗?
MD这个医院令余切大吃一惊:不像是医院,到更像是高端会所,一个度假的酒店区。
怪不得后来央台主持人李永也来这治疗!
“王安电脑公司进入中国!成立中美王安电脑发展有限公司!”
《纽约时报》报道了这一事件。这被认为是“王安电脑公司”今后五年的大动作。他们要把一批组装生产线移到中国来。
……
87年,一批在美的留学生准备回国过年。
其中有个叫林一夫的人,他硕士在燕大读,目前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已经搞了一段时间的经济研究工作。
林一夫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宝岛人。几年前,林一夫抱着篮球游过海峡最近处来到大陆求学。
“林一夫师兄!你又在看《纽约时报》,你是角谷美智子的书评迷吗?”
一位留学生说。
角古美智子是《纽约时报》的首席撰稿人,在美国很有影响力。此前她曾赞扬过余切的《地铁》,是个女强人。
这个女撰稿人的爹可能更出名一些,叫“角谷静夫”,数学家,提出过“不动点定理”……这些东西经常被经济学也引用。
经济学本质上是数学。
林一夫指着《纽约时报》上的封面图:上面是王安的儿子王烈,以及余切的合影。
“我看的不是王烈,而是余切。他也是我们燕大出来的学生,而且你可能不知道,他是经济系的才子。”林一夫道。
“这谁不知道?余切是经济学家,他还写过论文呢!有关于日本对华基建的无息贷款……借日元还日元,以美元为中介,但日元却升值了一倍!”
“还好他提前看出来不对,否则不知道要损失多少钱!”
林一夫听到这,有些憧憬的点头。“这自然是很厉害的。可见余切虽然是个作家,本职工作没落下。”
“我如果将来能做些这方面的努力,也算是没有白学。”
听到这,林一夫的同学很惊讶:“你的意思是,你将来真的要回去吗?你不留在美国了?”
他们都是公派留学生,但是大部分人并不选择回去。
余切的《大撒把》写了一群可悲的人:但是朋友们,这真的不包括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生。
林一夫道:“回去吧,这次就回去。我打了报告之后,已经被批准了,拿到了机票和签证。应该就是和余切一起回去。”
“你还能见到余切呢?帮我要个签名……”
“你自己去要吧。我不会回来了。”林一夫说,“至少在短期内,我不会再来美国了。”
林一夫望着芝加哥大学的校园,心底里并没有太多留恋。
……
一月下旬,余切已经在美国游历多处。
他到处宣传自己的,也分享“核子文学”的概念:“末日”的概念并不是真的完全生物灭绝,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类仍然以极低的生产力活着,并且争斗不止。
人类天然的动物性和后来的理性就容易发生冲突,因为理性要付出代价,而动物性却至少可满足个人需要。
这不是末日是啥?
这促使可以塞进去很多“私货”。
到那时,经济如何运行?
宗教是否存在?
公司厉害,还是政府厉害?
到现在,“核子文学”已成为一个键政的大箩筐,美国人自己也开始写这种。幻想起美国走上了从未走过的道路,比如,书中架空世界的大漂亮国可以内部分裂,变为自由漂亮国,红色漂亮国,清教漂亮国等等……
上市两个月,像当年的“拉美大爆炸”一般,《地铁》引起了一股核子文学风潮。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还未过去,西方世界仍然在“核恐惧”的氛围当中。
芝加哥大学《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上,有一个“世界末日之钟”,标明世界受核武威胁的程度。如果指针指向了12点,那就代表核战已经爆发,末日到来。
如果往后拨,就代表好了一步;往前拨,就代表恶化了。
去年十月,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中导条约谈判,一直持续到2月份。条约对苏联老大哥比较苛刻,因此没有谈拢。
全美便大肆渲染末日危机,提到余切这本,责怪苏联人把全世界拖到灭绝的境地。
于是,《原子科学家公报》上,便将“末日时钟”往前拨了两分钟:这代表人类又朝着“核废土”更进了一步。
是的,他们已经不谈核大战了,而是用“核废土”这个时髦的词儿。
在一些街边小报上,漫画家们把戈式画了个滑稽的鹰羽冠——意思是,他是“李”那种疯狂的核弹狂人,西方文明当中的混血儿,要和白人们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倒是好了……要是真有这胆识的话……”余切放下报纸哂笑道。
“余,芝加哥大学想要邀请你来发言,他们有个《原子科学家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