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08章:在泰西

第508章:在泰西

第508章:在泰西 (第1/2页)

“泰西那里果然艰险啊!”
  
  “这才几年,就死回来这么多鬼。”
  
  阴间的“罗马城”中,
  
  前来视察地方工作的上帝见到了几位被放生到泰西,辅佐自己那位毫无血缘的儿子的故人。
  
  他们才在泰西发光发热没多久,便因为各种意外,不幸死回了距离最近的“罗马”。
  
  有个从中原外派而来,年轻些的墨家弟子愤愤不平的说:
  
  “那些被罗马称之为‘塞尔蒂’的家伙,果然是野蛮至极,一点礼义也不讲!”
  
  “亏我先前以为,他们崇尚自然,有沟通万物之灵的传统,同太平道的教义颇为洽合,把他们当半个人看呢!”
  
  “谁知道前头交换了物资,后脚便带着人过来劫掠!”
  
  唯一能让他感到欣慰的,
  
  便是在战斗过程中,他奋力杀了十来个蛮夷,狠狠地发泄了一番胸中怒火,随后才死回罗马。
  
  作为泰西之主的鸽子就笑话他,“天真的小子!”
  
  “文质相较,西海比不上中原,而罗马又比不上西海。”
  
  “泰西那些家伙,都被罗马人嫌弃为蛮族了,你怎么还会对他们抱有额外期待?”
  
  转过头,
  
  鸽子又对本体说,“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先秦之时的君子,面对类似的境遇,做事可比你们这些后来者妥帖多了。”
  
  旁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罗马先帝屋大维自动忽略了某些自己不喜欢的言论,询问前些年死下来的李维道:
  
  “是这样的吗?”
  
  对方很是尴尬的回答,“……这个我还不明白。”
  
  李维,
  
  是罗马帝国的著名历史学者。
  
  年轻时虽然同屋大维有些交情,但心里却不愿意放弃共和的理念。
  
  但铸成大业后,
  
  屋大维展示出了作为开国之君的宽广胸怀,并没有责怪李维的守旧,还聘请他担任两位外孙的教师。
  
  深入学习过诸夏思想,对其国家制度有所了解的屋大维知道,“历史”在漫长的时光,对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
  
  他既然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强大的帝国,便要编织起属于这个帝国的历史。
  
  他要做史册中的先行者、毫无疑问的领袖,
  
  而他的后代则要做那明了前路来源,继续探索未来的承接人。
  
  为此,
  
  屋大维还效仿诸夏,设立了专门的史官,让他们记录自己统治以来的各种事物。
  
  只是这种新鲜玩意儿,并没有引起罗马贵族的重视,他们甚至觉得:
  
  做过的事,
  
  说过的话,
  
  还要再找人将之写一遍,封存起来,这难道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又或者,
  
  奥古斯都是在找理由,为自己招募专门的侍官,在已然被其架空的元老院外,再设立新的决策中枢。
  
  哼,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东方的诸夏人曾设立过名为“中朝”的玩意儿!
  
  而对在李维这边,
  
  他虽为之感动了一二,但一抹脸,这人就去写了一本《罗马建城以来史》,表达了自己对共和的思念之情。
  
  于是屋大维就把外孙的史学老师换了个人。
  
  等李维发扬学者那“什么都想了解一下”的本性,从而解识了一个太平道道士,获得死后入冥土的殊荣后,
  
  他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便被急缺人手,饱尝牛马之苦的先帝一把抓住,顷刻炼化。
  
  “提比略怎么搞的!”
  
  “即便朱庇特的光芒一时无法消退,他就不知道私下联络一些道士,为我超度几个能干的家伙下来吗?”
  
  隔壁属于秦人的冥土多么热闹,
  
  只有罗马这里空空荡荡,大部分的事情还要自己这个老人来处理——
  
  虽然权力对屋大维这样的君主来说,是一种十分美味的“食物”,可以滋补得七老八十的人,仍旧拥有着雄心壮志。
  
  但畅享权力美味的前提是,头顶上没有压着一位真正的神灵。
  
  有了约束,
  
  有了限制,
  
  掌握权力对死鬼来说,就显得没滋没味起来。
  
  所以,
  
  屋大维一有机会,就要去梦中骚扰同样超长待机的继承者提比略,让他想办法为自己减轻压力,并供奉更多的东西下来。
  
  天可怜见,
  
  伟大的奥古斯都刚刚死下来时,还因为罗马没有为先人烧供祭品的习俗,忍受过几天的饥饿。
  
  后面又因为提比略烧纸的业务不够熟练,收到过不少劣质物品。
  
  若没有上帝的庇护,他在阴间连个房子都没得住!
  
  而秦明这个生前效力于罗马,死后让子孙带着衣冠,返回故乡安葬的奥古斯都臣子,每年受到的贡品都比自己多!
  
  屋大维想吃点好的,都得去秦明那里蹭饭!
  
  真是越想越气!
  
  “没用的史官!”他指着李维抱怨了一句,然后又在鸽子的催促下,以七十六岁寿终正寝者的身份,去往处理文书的阴司中老骥伏枥起来。
  
  李维看着他离去,脸上满是委屈。
  
  这老东西对人提起要求来理直气壮,却没考虑过自己能流畅的阅读诸夏典籍,是因为曾去过东方留学。
  
  而自己,只是个纯正的,对诸夏历史不甚了解的罗马学者罢了。
  
  唉,
  
  谁能想到,
  
  活了快八十岁,死了还得努力学外语给互相看不顺眼的老上司打工。
  
  早知道就不好奇太平道的超度仪式了。
  
  ……
  
  “不管怎么说,能立足就好。”
  
  “反正你们也不怕死。”
  
  这批出口前往泰西的死鬼,佩戴着上帝赐予的宝玉,可以在鬼神未曾涉足的偏远蛮荒之地,像活人那样行动。
  
  在其“死”后,还能通过那被一分为二,一半随身,另一半留置于罗马冥土的玉石,召回这里。
  
  所以,
  
  得到如此特权的死鬼们,在开拓泰西之事上,从未显露过退缩的姿态。
  
  耶哥儿时常为他们眉头一皱,将自己护在身后的举动而含泪感动,
  
  刘如意也时常为他们的奋勇向前而庆幸万分。
  
  而在死鬼们的挺身奉献下,
  
  泰西太平道一行人,终于来到了跨过被罗马人称之为“瑞纳河”,并以其为帝国疆界的大河,来到一处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的地方,建立起了一个小小的定居点。
  
  毕竟传道也是需要后勤支援的,不然空口白牙,哪能轻易让那里本就没什么文化,听不懂人话的蛮夷,感受到文明的教化呢?
  
  不过,
  
  瑞纳河沿岸,并不是一个安定祥和的地方。
  
  它是罗马帝国的边界,
  
  东边生活着数不清的日耳蛮人,西边驻扎着罗马的军团,还有数不清的,才被罗马征服不久,一身反骨的塞尔蒂人。
  
  这样的情况,跟西秦立国之初全然相反。
  
  西秦建立的阿房城,位于西海的角落,上下都有山脉包裹,面朝大海背靠高原,完全可以让其安心发育,等成长壮大后再去同他国交流。
  
  而瑞纳河则是泰西大河,绵延两千里,其下游更是开阔无边。
  
  这是罗马人、塞尔蒂人和日耳蛮人都聚集在那里快乐生活的主要原因。
  
  肥沃的土地,
  
  也不是只会吸引诸夏君子嘛!
  
  但对此,
  
  耶哥儿一点也不带怕的。
  
  他对自己追随者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