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擦肩而过的诺贝尔物理奖
第321章 擦肩而过的诺贝尔物理奖 (第1/2页)“刘培强,左臂回收15度。”
洛珞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平静无波。
监视器分屏上,左侧是航天服的动态图,中间是演员走位轨迹,右侧显示着道具的模拟数据。
“韩朵朵,注意看操作台报警灯的眼神!”
洛珞两头看着却依旧能轻易兼顾:
“恐惧里要带一点不服输的倔,那是地下城新生代的底色。”
刘艺菲穿着臃肿的防护服,蜷缩在道具“矿用运载车”狭窄的驾驶舱里,朝着镜头方向重重点头,呼吸在冰冷的氧气面罩上凝出转瞬即逝的白雾。
道具组长老王隔着玻璃观察她手部位置,低声嘱咐助手:
“低温手套食指关节的金属片再加厚0.3毫米——洛导说过,实操时那里最容易磨损。”
《流浪地球》剧组的拍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秉承着对于能触发任务的严谨,剧组的一切都严格的按照他在【未来视界】中看到的画面布置,只要是他在画面里看到的东西,都容不得半点差错,生怕因为一点道具或者布景的问题,直接导致任务触发失败,或者任务内容变更。
突然,刺耳的嗡鸣声划破片场沉闷的机械运转音。
是温岚的手机在震动,不是短信,是疯狂的来电轰炸。
温岚皱紧眉头,走到角落接通,刚听了几句,脸色骤变。
她快步走到洛珞身边,低声道:
“洛总,诺奖公布了。”
洛珞的目光依旧胶着在刘艺菲细微的表情变化上,过了两秒才淡淡“嗯”了一声,示意她继续说。
早在今年二月份的时候,包括布尔甘在内的数个具备诺奖推荐资格的数学物理学家,将洛珞的名字推荐到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候选名单里。
至于理由——毫无疑问,自然是N-S方程解的存在且光滑的证明。
作为数学界和物理界共同的皇冠,N-S方程在物理界的影响同样深远,尤其是对于流体力学方面。
毕竟湍流本质上是N-S方程的解在特定条件下的数学表现,而非脱离方程的经验现象。
洛珞的证明将终结长达一个世纪的“湍流是否可精确描述”的争论,并为构建统一湍流理论提供基石。
例如,科尔的莫果洛夫的K41理论,可能从假设升级为可严格推导的结论。
验证现有简化模型的数学合理性,如雷诺数高低下的近似有效性;
推动发展高精度计算流体力学算法,尤其在奇点处理,如激波、涡旋塌缩时更可靠。
提升长期气候模拟精度,减少对参数化模型的依赖;
航空航天:优化超音速飞行器气动设计,降低风洞试验成本7;
甚至精准预测等离子体湍流,加速可控核聚变的反应堆设计。
其在物理界应用领域的影响深远,丝毫不次于它在数学界的千禧难题至高地位。
这一证明按理来说注定要锁定一枚诺贝尔物理奖的,但洛珞从被提名开始到现在,却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一事情,甚至连结果都是此刻被温岚告知的。
温岚的声音压得更低,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火气:
“诺贝尔物理学奖……和你无关,外面……已经炸锅了!”
闻言,洛珞没有丝毫的反应,整个人古井无波,因为这一结果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因为,目前他的那篇论文还停留在arXiv预印本的形式,以供整个数学界探讨和参考,至于《数学年刊》上……呵呵,至今还没过稿登刊。
以至于数学界不少人在第一时间参考洛珞证明过程,衍生出的一些理论和研究,统统一样卡在了那里。
得不到证明不说,连引用都做不到,毕竟还没有正式论文登刊。
是的,即便距离那场报告会已经过去了一年之久,但数学界至今还没有承认洛珞这一学术成果。
洛珞的证明过于“现场”,而且丝毫没有给数学界的反应时间,上一秒所有人的认知还停留在他正在“锻造武器”的过程中,下一秒他就宣布证明完成了,谁能这么轻易的接受?
震撼是真切的,逻辑链条在现场看来是自洽且闪耀着穿透性的智慧。
但,这终究是横跨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调和分析乃至拓扑学的巅峰之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