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四大特区的成立
第863章 四大特区的成立 (第2/2页)这也是类似沃尔玛、耐克的投资模式,投资之后自己还能供货,一举多得;
林业在东南亚也是一个巨大产业,当地也有木板工厂,带动大量人的就业,自己的盟友郭贺年旗下也有这个生意;
家得宝在未来会成为美国的家具巨头,自己能够控制其中木板的采购,那自己在亚洲就足以再影响几十万人就业,甚至还可以影响一些农业、林业国家的出口。
这个回报,可能比投资家得宝本身还要划算。
“交给你们?那价格岂不是你们说了算?”马库斯连忙摇头。
杨文东解释道:“价格方面,我们会有协议,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甚至只要你这边量大,我还会给你一定的折扣,如何?”
量大了就能降低成本,跟可口可乐一样,这是永恒的道理。
马库斯不解问道:“那你图什么?木板这个行业,应该不赚钱。”
“我们各有所图,我在亚洲有贸易公司,有船运公司,甚至我还可以投资木板与林业,总之只要我们合作,那绝对就是双赢。”杨文东也没有多解释;
因为现在的马库斯,也不可能知道未来的家得宝规模会有多大,如此规模大的产业,对木板、林业的需求是海量的,这也是杨文东要的;
不过对于马库斯来说也不亏,因为他一个美国人,也做不到对东南亚的巨大影响力,对他没有亏损,且他的精力有限,能够将家得宝做好就不错了。
这是真的一举多得的合作方案。
马库斯想了想道:“无论怎么样,全部给你肯定是不行的,我只能说部分,具体多少,还得看后面的商谈,也得看你们能够我们提供多少的资金,以及未来的供货价格。”
“没问题,这方面都好商量,只要我们今天达成这些合作的意向就行了。”杨文东笑着说道;
与其他投资一样,涉及细节方面的自然有专业人士来谈,他今天只需要达成合作意向就行;
至于资金扶持,他还是很乐意的,本身这种未来的巨头企业,一旦获得资金发展起来,就不可能还不起,资金本身也是安全的,且家得宝这种没有技术壁垒的行业,还是早点有足够的资金,早点发展起来的更好;
虽然原先历史上它也发展起来了,但如果有了自己的帮助,那或许还会发展的更快更强,毕竟家具行业,不仅仅是家得宝,全球范围内还是有其他巨头的,比如劳氏、宜家等等;
而这两家都是很早就成立的企业,年龄比杨文东都大,现在已经有不小规模了,自然对他来说,没什么投资价值,远不如家得宝这种新企业。
马库斯点点头道:“好,那后面根据这一点,我会再召开内部董事会协商的。”
“行,我马上回香港了。”杨文东随即取出一张名片,递给他道:“这是我香港助理的电话,你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电话她,她会找到我的。”
“OK.”马库斯也没有在意,收下了名片;
却不知道杨文东身边的几个人,脸上顿时有了惊讶,以今天杨文东的身份地位,他这个名片,可不是一般什么人都会给的;
看来,自己老板是很重视这个人了。
7月22日,杨文东乘坐私人飞机返回香港;
这一次来美国,他也完成了这边产业的不少大事,包括抛售苹果股份、入股微软与家得宝,另外百思买与肯德基的上市、融资事宜,也定好了方向;
自己在美国的诸多产业,也发展的还不错,在80年代,美国在里根时代的经济繁荣、政府对外资、内资干预都很少的时代,趁机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回到香港之后,杨文东也了解了这段时间香港的经济情况;
整个香港的房价还在持续上涨,不过因为已经快到高位了,所以涨幅明显也慢了很多;
杨文东也是叫来了郑志杰,直接让其将非核心的地产行业,开始逐步的停止开发,还在开发的,则继续,因为要到1981年,地产市场才会开始出现增长停滞以及交易量下跌,在开发的,还是有利润的。
郑志杰也是地产行业的老手,明白了杨文东的判断,香港的房价看来也快到头了。
其他各个产业,则是正常的发展,虽然因为海外竞争、内部地产市场的影响,使得香港制造业在整个亚洲出口占比减少,但总蛋糕涨的太快,使得香港制造业,也还是在飞速上涨;
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还是不错的,感觉整个香港,几乎所有人都有钱,除了少数特殊群体,几乎每个人都感觉生活很轻松,铜锣湾的各种奢侈品店,生意也是异常的火爆,出租车司机,甚至还挑着小费选择客人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杨文东对此也算是很开心,虽然经济方面有些虚,但至少,大部分人是再也不担心吃的问题了,当然“住”逐渐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不过这种事,他也只能适当的辅助,做不了什么,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时间很快到了8月底,北方传来消息,中央宣布,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成为改革开放的特区;
所谓特区,就是有着特殊政策与管理的地区,在这些地方,外资,是可以独资投资,同时,特区的官方也可以尝试与外企进行各种不同合作的摸索,以方便为未来整个内地的改开政策,做好前瞻性的探索;
简单来说,就是大军出行,先派一股小部队去前面探查一下;
杨文东也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不过消息确定后,杨文东也没有直接去找内地的人,而是叫来了魏泽涛说道:“你放出消息,就说长兴实业准备在香港之外,再建一个大型的万人产业园。”
PS:求月票d